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6部分

江淮已平,是以這些曾經平定江淮的領軍將領,頗有才幹。周慕儒不喜作戰,到襄陽有心尋找胖槐的下落,同時協助竇軼將襄陽管理的井井有條。

見眾人到齊,竇軼開門見山道:“今日找各位大人來,是因最近李唐兵犯境一事。”

眾人都是神色肅然道:“請竇大人吩咐。”

竇軼擺手道:“吩咐不敢當,老夫無德無能,卻得西梁王器重,一直負責鎮守襄陽。這些年來,百姓安居樂業,老夫甚覺喜悅。但李唐悍然興兵,今天得到軍情道,他們已經入淅陽、南陽兩郡,為非作歹,百姓受苦,不知道諸位大人有何對策?”

董景珍道:“末將倒有對策。”

竇軼精神一振,“董郎將請講。”

董景珍道:“無他,無非‘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八個字。想唐軍和我軍在三處對抗、分別為郩谷、易水和河東。郩谷有張大人重兵把守,李建成雖分兵南下,但絕難抽出太多的兵力,我等只要派人探出他們地虛實,分兵兩路迎之,穩中求勝,不見得退不了唐軍!”

竇軼沉吟不語,張繡大聲道:“董將軍果真好計!”

孔邵安慌忙道:“此計不妥!”

竇軼問道:“孔大人,你有何高見呢?”

孔邵安道:“高見不敢當,但唐軍既然是沒有太多的兵力南下,想必是攪亂軍心之用,襄陽事關重大,不容有失,若分兵兩路出去,卻被人偷襲了襄陽,那可是得不償失。”

竇軼點頭道:“孔大人說的也有道理。”

周慕儒悶聲道:“可唐軍擾民,我們怎能坐視不理?”

竇軼露出為難之意,苦笑道:“那依周郎將的意思呢?”

“當出兵擊之,豈能任由他們橫行?”周慕儒道。

鄭文秀道:“我覺得周郎將說的極有道理,食君俸祿,與君分憂,淅陽、南陽兩地守軍薄弱,若是被唐軍攻入,百姓受苦。我等手握重兵,卻不思進取,若是傳到東都那面,只怕受責罰的不止竇大人一個吧?”

竇軼皺起眉頭,孔邵安見武將支援出兵的多,一時間也不好反駁。蕭銑見氣氛有些僵硬,笑道:“其實問題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以解決,既然唐軍無大軍,可令淅陽的南鄉、丹水兩地的守軍閉城不出,量唐軍沒有什麼辦法。我等可派出五千人手出兵南陽,以防唐軍繞路東進,襲擊襄城。五千兵力對襄陽而言,並不算多,留下的軍士守城綽綽有餘。東都若有詢問,我們即出兵了,又守住了襄陽城,豈不是兩全其美?”

雷世猛道:“蕭大人說的極是道理,我很是贊同。”

董景珍也點頭道:“我們出兵防禦,的確難以面面俱到。蕭大人所言,也有道理。”

蕭銑怎麼說也是皇親,竇軼看似不願出兵,也只能給點面子,徵詢道:“那誰領兵前往南陽?”

周慕儒道:“末將願往。”

竇皺了下眉頭,看了孔邵安一眼。孔邵安忙道:“城防事關重大,還要仰仗周郎將。”眾人都明白,周慕儒是蕭布衣的人,若有閃失,竇軼實在負擔不起,是以才讓孔邵安勸阻。董景珍請令道:“末將願往。”

竇軼欣慰道:“有董將軍出馬,吾無憂矣。”

周慕儒不解竇軼的好意,冷哼一聲,拂袖而去。眾人面面相覷,不能多言,竇軼臉色不悅,一拍桌案道:“周郎將,商議未決,你怎能擅自離去?”

周慕儒道:“我去守城池。”他丟下一句話,揚長而去,竇軼臉色有些發青,蕭銑又圓場道:“想周郎將也是守城心切,還請竇大人莫要責怪。”

竇面沉似水,一言不發。這時候有兵士飛奔而來,大聲道:“啟稟竇大人,李將軍的文書。”

竇軼接過文書,展開看了眼,臉色轉晴,甚至有了笑容。

眾人互望一眼,都問,“竇大人,不知李將軍何事?”李靖一直在太湖一帶和沈法興對抗,戰局如何,眾人也是關切。

竇軼道:“大好訊息,李將軍太湖一戰,大破沈法興水師,說取勝在即,很快就要趕赴襄陽。”

董景珍擊掌道:“李將軍果然能人所不能,只盼他早日來到襄陽,和我等會合。”

眾人都是臉露振奮之意,張繡道:“只要李將軍來此,何愁不能大破唐軍?”李靖百戰百勝,眾人早就知曉,聽征伐沈法興終於取得了關鍵性的進展,均是摩拳擦掌。竇軼吩咐道:“既然如此,董將軍暫緩出兵,一切等李將軍來了再說。”

鄭文秀忍不住問,“李將軍才破沈法興,恐怕來不了那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