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一位業界人士指出。
臺灣積體電路公司更以創新迎接挑戰者,當競爭者從四面八方來時,張忠謀首先提出,臺灣積體電路公司要做客戶的虛擬晶園廠(VirtualFab),即公司就是客戶的工廠。客戶在自己的辦公室,用電腦上網,就可以看到委託臺灣積體電路公司做的晶園到什麼程度。如有問題,就可以馬上打電話要求公司修改。將來,甚至可以把成本都公佈給客戶知道。“既然像自己的工廠,客戶當然可以知道成本多少,我們賺多少加工費,”張忠謀說。
臺灣積體電路公司善於挑選客戶,目前全美前十大設計公司,幾乎都是它的客戶。公司鎖定領先地位的客戶,也是最先進,要求最嚴格的客戶,例如初成立時的英特爾,現在的AnalogueDevice及Altera營業額都是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每年增長20%。“只有如此,才能擴大市場佔有率”麥肯錫諮詢公司說。
客戶是夥伴,臺灣積體電路公司與客戶資源共享、資訊共用。每年,臺灣積體電路公司會把自己公司未來5年的技術藍圖(即未來會發展什麼技術)提供客戶,讓客戶知道自己設計的產品,臺灣積體電路公司有什麼技術可配合。“以此進行與客戶對話,發掘他們的潛在需求,以攻進新市場,”麥肯錫諮詢公司說。
每天傍晚,臺灣積體電路公司將當天客戶產品的進度,輸入電腦,傳到客戶那裡。第二天早上,客戶上班開啟電腦,就一目瞭然,有問題,立即和當地業務代表聯絡,及時解決,免得重做。“一次重做,耽誤上市時間,客戶就會失去1/4市場佔有率,”路克說。
高科技產品成功的關鍵,往往取決上市時機,因此臺灣積體電路公司不斷研究開發新制程,全能生產,同步作業,以縮短交貨時間,從平均8個星期,降到6個星期,再到4個星期,等於將客戶上市時間提前一倍。“他(張忠謀)從來不會滿足,合格率80%的,就要達到90%;90%時,要達到95%。獲利20%時,要達30%;達30%,就要40%;40%後,還要50%,”跟隨張忠謀做事10餘年的一位資深主管說。
◇企業沒有文化,就等於沒有靈魂
1997年,臺灣積體電路公司面臨誕生以來最嚴重的挑戰。臺灣積體電路公司高獲利率引來眾多競爭者,多家公司搶攻專業代工領域,公開點名挑戰臺灣積體電路公司的霸主地位,打出“以己下駟,攻敵上駟”的策略,以提高技術層次,大幅降價為號召。英特爾總裁格魯夫說:“你愈成功,就愈多人想分一杯羹,而且一杯杯地分下去,直到你一無所有。企業成功本身,就蘊含了毀滅的種子。”但是當競爭者從四面八方大舉進攻時,臺灣積體電路公司卻未顯懼色,秣兵操槍,淬鍊體質,更要在半導體世界攻城掠地。
臺灣積體電路公司當初以策略正確著稱。成立二三年後,即一帆風順,業務源源不斷,市場求過於供,客戶需託關係才能取得服務。成功太快,對客戶服務不好,引發客戶批評不斷,身為董事長的張忠謀,忙於策劃未來,開發新客戶。“我沒有及早進入實際經營,是我的錯,”他說。臺灣積體電路公司遭行此死亡之谷,作為產業領導人,張忠謀不但謹慎禦敵,更要乘勢而起。張忠謀選擇大膽前進,同時穩定後方,積極樹立企業文化,以求永續經營,“每件事都是經理人的當務之急。”他說。
為什麼敢大膽前進?10年前,臺灣積體電路公司以專業代工(別於製造產品)改變半導體產業競爭規劃。近兩年來,即使競爭者蜂擁而至時,張忠謀認為此行業仍有大幅成長空間。
假日很少休息的他,花了幾個週末,研究世界前二十大半導體公司的財務報表,他發現除了第一大半導體公司英特爾,有足夠的現金流量去蓋一個晶園廠(美元20億),其他半導體公司現金流量很少超過10億美元,因此將委託專業代工廠生產。
因此他大膽宣稱,晶園代工已邁向第二波。第一波是為無力設晶園廠的設計公司代工。第二波是已有晶園廠的半導體公司,因未來技術日漸複雜精密,晶園廠投資過於龐大,將委託專業代工廠商製造。“臺灣積體電路公司只要掌握製造優勢,就能立於不敗之地,”他說。
但是不敗並不等於勝利。張忠謀致力建立臺灣積體電路公司的企業文化。1996年上半年,他花了很長時間,把從事企業管理40年的心得,與部屬討論,寫成10條經營理念,例如誠信、以客戶為夥伴、專注本業、建立開放型管理環境等。“企業文化一如民族文化,”他說:“德國、日本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