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一道銀光划過去,對方倏忽飆起一道血流,身體搖搖晃晃,她則有如武林高手一般。
最壯觀的時候,她的馬速夠快,連過敵人八人,馬刀接連揮過,左右皆斬,八人幾乎同時湧噴血流,這一情景給軍中畫師看著,將之畫下來,放在後來的帝國曆史博物館裡,號稱“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妝愛武裝。”
世人說起唐甜,都說她騎射厲害,是她老公的師傅,卻不想到她的衝陣能力也是一流,哪怕在萬軍之中,軍情瞬息萬變,她也可以憑藉出射鵰手的眼力,找準敵人的薄弱環節,加以衝擊。
一般地,衝陣後,騎兵的速度受到阻滯,往往越來越慢,當失去速度後,騎兵只能胡纏蠻打,先前的威風和飄逸蕩然無存。
然而唐甜有雙手刀的絕技,不受左右影響且不算,衝擊時每每鑽空子,猛插進敵人的薄弱之處,馬刀接連發威,將敵人一一斬落。
她的親衛隊緊緊跟上,為她遮前擋後,擋著敵人的暗箭,為她開路。
他們待遇豐厚,除了朝廷給的那份餉銀,再補貼同樣的薪水,領雙糧。
但是戰鬥時,主將亡,他們皆斬!
這麼憋屈死掉,倒不如戰鬥中戰死,讓家庭得到主將的照顧,得到一份豐厚的撫卹。
因此他們異常活躍,主將多賴其護翼。
唐甜玉臂揮舞,殺得血肉橫飛,渾身是血!她配帶面具,加上渾身甲冑,把自己一身結結實實地掩蓋起來,既保護自己,又不露臉,以防自己變成母夜叉的形象。
這是對的,等到殺完時,身上衣甲盡是血漿,象多了一層殼,尤帶著乾涸血水,好在她立即找地方恢復形象。
不斷地衝殺,也不知道殺了多久時間,似乎很長,又似乎是很短,她左右挪移,異常的靈活,殺著殺著,前路倏忽一輕。
已鑿穿敵方大陣,再用敵後殺回去。
她親率精騎擊破敵營,從中央洞穿大食軍,長驅直入無人能擋,然後在敵陣後疾馳,立即發揮弓箭的作用,不斷地往敵營裡射箭。
如此大食軍受到了兩面夾擊,陣營混亂,首尾不能相顧,陣遂潰。
追逐亡北,大食騎兵瘋狂地逃跑。
唐騎疾馳,背後盡是大食軍屍體。
……
唐甜於大食軍前軍開戰,而另一位騎將楊成獻則進攻大食軍的中軍!
他手執鐵槍,率軍與敵接近百五十步,大喝一聲道:“前進!”
當前之敵是弓箭兵和刀盾兵、長矛兵,而楊成獻則是重騎加輕騎兵!
重騎兵渾身披甲,等同於陌刀兵的裝甲,馬匹也帶甲,衝鋒起來隆隆作響,有如坦克。
首先是輕騎兵出擊,他們的任務是開路,對敵陣用弓箭遂行擾亂的作用。
就在敵陣前用弓箭不斷射擊,大食軍先是對射,很快就敗下陣去,步弓居然給騎弓壓制住了!
更不妙的是唐騎拉著機動式的床弩上來,向著大食軍發射!
五十支床弩齊射,一次穿倆,可以把兩個人甚至三個人都插在同一根箭上。
有時床弩攻擊失的,那股勁風吹襲而過,讓大食人膽寒不已。
等到敵陣被弓箭射得抬不起頭來時,楊成獻立即指揮重騎衝擊敵軍大陣!
馬蹄轟隆聲中,黑壓壓的重騎兵象一座移動的巍峨大山般,急速地壓到了大食軍的頭上。
隊形分散的步兵在武裝到牙齒,間距只有半個馬身的重騎面前,連抵擋片刻都做不到,頃刻間就化成了踩在騎兵蹄下的爛泥。
“殺!”重騎震天的吼聲化成了無數把水槍掃泥巴牆一般,大食軍的防線被撞成了千瘡百孔。
失去隊形掩護的大食軍狀況悲慘,他們驚惶大叫,到處亂跑,便給重騎兵將他們硬生生地撞倒,輕騎兵在他們背後放箭,讓他們留下了遍地屍骸,大地為之鮮紅。
……
當大食軍離開碎葉城兩百里,往熱海(伊塞克湖)而去時,受到了唐軍的猛烈進攻。
唐軍不再避戰,輕騎兵、重騎兵輪番上陣,讓大食軍應接不暇。
由於兵多將廣,唐軍是不斷地進攻、進攻、再進攻!
他們戰術相當標準,就是輕騎兵放箭,傾瀉箭矢,等到敵人承受不住再來重騎兵突破,反覆地衝陣切割。
這招屢試不爽,虛弱的大食軍陣,唐軍重騎衝來,往往象把鋒利的匕首,一下子扎入了大食軍的軟肋中,大食軍部隊常常由此而崩陣。
就算大食軍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