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4部分

初冬第一場雪落時,倭馬亞帝國大軍成型,顯露出來的身形,是如此的龐大而又臃腫,連綿幾百裡的營寨,蔽日的旌旗,幾乎將木鹿(土曼斯坦的馬裡)地區遮蓋了一個嚴實。

數量是如此之外,幾乎可以與幾十年前東方大隋徵高句麗的盛況相比。

即使是冬天,通往木鹿的人行和物資還是絡繹不絕,畢竟有的部隊從遙遠的大西洋邊的非洲之角而來。

倭馬亞帝國大徵各地勇士,導致許多人凍死在路上,被徵走了物資的城市鄉村也有不少人餓死渴死在路上,各地物價飆升,地貌改變…需要燃料,那麼就將道路兩邊的樹木伐光,結果一路走來,到處都是光禿禿的山嶺。。。他們不知道,沒有了植被保護,來年山洪爆發、泥石流將會猛烈。

“情況很糟糕!”維齊爾(宰相)內圖向哈里發稟報道。

他苦澀地說:“還沒與唐軍接觸,我們就自己打起來了。”

通報了幾起因為徵兵、徵集物資而內訌的訊息,還有的部族之間有仇怨,路上見著了,就打了起來。

長期往來於路上的有數十萬人,擠滿了道路,晝夜不停,糧草供應不上來,餓死者眾,人與牲畜屍體倒在路上,引發瘟疫,死者無數,統統投於大坑裡埋起來,也不知道他們的姓名、家鄉。

更有大量徵集人手,各地田地荒蕪,必有饑荒。

但即使這麼嚴峻的環境下,各地還有交納大量的稅收以用來打仗,結果官逼民反,軍隊還沒打到唐人,就先去鎮壓了那些造反者。

……

王廷裡議事的君臣沉默,他們對外的宣傳是我軍軍勢集結,軍威大振,必定勝利。

外表光鮮,內裡的艱難則大家心中有數,

哈里發一錘定音:“不管多麼艱難,也要打下去,還要打贏!”

他深嚴的目光掃過眾人道:“一旦戰敗,後果有多麼嚴重,你們是明白的!”

“是的!”眾臣一起鞠躬道。

倭馬亞帝國統治廣大地區,那麼多的民族集中在一起,且國內的宗教爭端持續,統治並不牢固,萬一戰敗,帝國崩潰不是不可能的事。

“內圖,你繼續抓緊調集物資!”

“哈桑!”哈里發叫著他一個勇將的名字道:“你協助卡爾金整軍!”

“以這麼多的軍隊,我們必勝!讓我們在長安擺慶功宴!”哈里發給大家打氣道。

“我們必勝!打到長安去!”眾臣狂熱地呼喊起來,聲音在宮殿裡迴盪。

第七三四節 戰前閒談

伊犁河畔的伊寧城,氣候宜人,土地肥沃,有河水可以灌溉,又有鐵路開過,因此經濟發展極為迅速,有小麥、大麥,瓜果,花精油、牲畜出產,有工業基礎的煤鐵供應,現在開挖金銀銅。

原為西突厥分支突騎施人的故鄉,臣服韋不到幾年的時間,其漢化的速度快得驚人,除了一些老人還用土語之外,所有的人都用了漢語,穿了漢裝,大街小巷都是漢字,信奉的是佛教,有的傢伙甚至信奉了道教!

之前信的巫教幾乎沒什麼人信奉了。。。醫院的建立將兼職醫生的巫教給打得崩坍,漢化地區的原住民都清楚有事情找衙門,有病看醫生,孩子到了年齡就要去上學,不去上學的孩子是犯法!

可是漢化沒什麼不好啊,美味的酒與茶、白得如雪的細鹽、精緻的美食,上好的衣服等等這些美妙生活享受,不需要經過血與火就可得到,沒有生命的代價,家中的小孩子和老人能夠平平安安(胡族老小是唐軍最喜歡屠殺的物件),為什麼不呢?

於是他們向那個統治者獻上了他們的忠誠。

純樸的突騎施人並沒有意識到他們遇到的是一個應該是有史以來最講公平的統治者,作為未來戰士降臨到本地的韋,太熟悉世界的歷史,各個民族之間的整合往往經過劇烈的碰撞最後才走在一起。

溝通從心開始,公平公正公道地對待每一個民族,人心都是肉做的,再桀驁不馴的胡人看著漢人軍醫不顧骯髒地給他們家裡的老小醫治,看著他們待遇所得與漢人一樣,看著草原上遇到白毛風天災時得到的政府救助……他們的心不被觸動嗎?

只要拿出解放軍進入西藏時對待民眾的態度,民眾就一定會認解放軍的頭頭作大慈大悲的活菩薩下凡!

有這樣的態度,漢化的成功率高得嚇人,越是野蠻落後的民族,漢化率最高。

反倒是文明高的民族,例如慄特人,漢化程度差。

所以,慄特人始終只能夠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