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9部分

失了性命!”

“雖然他們的犧牲是值得的,是為了我大唐邊境的安靖,是為了我大唐百姓能夠安樂地吃飯,過生活,但!在他們的家庭,他們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他們的逝去,讓二十萬家庭遭遇了骨肉分離的劇痛!”

“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吐蕃!”

“我大唐,不想要他們的土地,那裡寒冷而荒蕪。而吐蕃人,卻想奪取我們的地方,因為我們的人們漂亮,我們的土地富饒!”

“為了保家衛國,整整二十萬大唐優秀子弟捐軀!”

隨著他的演講,場上寂靜無人聲,只有風吹旗角獵獵作響,大夥兒目不轉睛地看著這位年輕的大總管,聆聽著他的訓導。

“我不想再建多一座紀念碑,我想結束與吐蕃的戰爭,所以我將率領你們出征,打敗吐蕃,佔領邏些,當吐蕃的土地歸入大唐,這片土地的戰爭將會平息,重歸和平!”

他面帶微笑,問起軍官們道:“最好的敵人是什麼敵人呢?”

“死去的敵人!”軍官們瘋狂地大叫起來。

“對!”韋晞也大叫道:“讓我們進攻,征服和消滅他們!”

“讓我們進攻、征服和消滅他們!”軍人們高呼聲,聲音響徹雲霄!

“當著我們的先烈發誓,他們的血不會白流!”韋晞高呼道。

“我們向你們發誓,決不讓你們的血白流!”軍官們齊齊撥刀,當空揮舞地吼叫道。

不止說說而已,遂行當時的儀式:所有的人都看著,天地為證!

高階軍官們歃血為盟,由軍士奉上托盤,上有銀刀(消毒過,韋晞可是怕死的)和酒碗,每位將軍割破面板,將血滴在碗中,然後軍士將酒碗裡的血酒倒進酒海中(一種大型的裝酒器皿),混和後,將血酒再分回酒碗裡,送回給將軍們。

然後將軍們將血酒一飲而盡,把碗砸地,齊聲誓曰:“不破邏些,誓不還軍!如若違誓,有如此碗!”

……

血誓之後,即行進兵。

車轔轔,馬蕭蕭,鐵騎滾滾,劍指高原。

第一支出動的部隊由程伯喜率領的山地步兵第一師,共有一萬五千人,副將是史萬超,韋晞親自與第一師一起出動。

他們將要踏上的征途是幾十年前,一個年輕的唐朝女子離開長安,逶迤走過崇山峻嶺的道路。

那位盛裝的唐朝女子,就是文成公主,當她到達邏些時,註定了她背後的那條路從此繁榮,從此商賈雲集,從此刀兵相向。

要承擔起一段歷史,這條路,就是唐蕃古道,亦可以叫做青藏線。

在山地步兵第一師的後面,更多的部隊追隨著他們的步伐前進。

甚至在所有的部隊之前,工程兵已經開始了修路,通向邏些的道路!(未完待續。)

第四二七節 滅亡吐蕃示意圖

下午時分,洛陽定鼎門通往皇宮地大街上,三騎急騎自城外飛馳而來,大叫道:“讓路!讓路!”

很快地,京城執金吾也派出了騎兵,給他們先導開路,一路大叫著讓路!

十分囂張,但帝都臣民們還是很開心地給他們讓開道路,因為他們聽到了騎士們邊跑邊喊道:“捷報!捷報!邏娑道行軍大總管韋晞攻佔暖泉(溫泉)!吐蕃長巴約率萬人歸順我大唐!”

露布報捷!

讓路後駐足的百姓目視捷報騎兵離去,議論紛紛。

他們並不知道吐蕃暖泉在什麼位置,更不清楚長巴約何許人也,萬人歸順大唐對於大唐和吐蕃敵我形勢將為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但大唐取得勝利是好事,至少勝利死的人將會比戰敗要少嘛。

戶部尚書郭待舉散朝回家,他家在宜人坊,遇到馬隊,老遠聽著叫聲,他騎馬也避讓一邊(唐代立國伊始就規定官員即使是宰相出行也須一律騎馬,只有貴婦和年高德勳者才可以坐轎)望著馬隊呼嘯吶喊而過,他的臉上盡是一片滿足和滿意。

想當年,韋晞還是一個毛頭小子時,郭待舉為兵部尚書的高官,地位與他相差懸殊,就對他特別青睞,大開方便之門。

天理良心,郭待舉真的沒收過韋晞的任何賄賂,頂多就是收些土特產。

今天,郭待舉還因當年的舉薦之功而受用不盡!

這裡面還有袁公公瑜的功勞呵,他現為侍中,最近身體不好,一直請假,都在家裡靜養,想想後,郭待舉著從人帶馬,轉向位於南市的“永太坊”去看望一下袁公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