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章 陳家的曉月

大家客客氣氣地坐下來,客廳擺設簡單,一張油亮的方桌上面擺著燒好的幾盆菜,客廳的下簷是一個連廊的廚房,開一扇窗就能看到天井的上空,白胖的呂嬸一刻不停地在廚房忙活。

陳家虎聽到客廳裡來人的喧鬧,便從房裡出來,笑嘻嘻地拎著一玻璃瓶自己泡製的桑葚酒,紫紅透亮的果酒色澤誘人,瓶底下是厚厚的一層黑色的桑葚。陳師傅一開心,忍不住說了一口蘇北話:“我的乖乖嘞,有這個酒嚯就是給個皇字也不換吶。”

呂嬸在廚房也用蘇北話誇讚:“你不曉得這個酒多好嚯!”

這時陳師傅的二女兒和小兒子也從後院走進來,見到李廠長喊了一聲“大伯”。小兒子是第一次見到張志平,並不知道稱呼什麼,笑一笑就鑽進房間去了。

女兒倒是大大方方朝志平一笑,露出一顆尖尖的小虎牙,拿著一把洗乾淨的韭菜送給在廚房裡做飯的媽媽。

李廠長關切地問:“曉月也幫媽媽燒菜了?”

裡面呂嬸聽到後誇讚地說;“是的呀,那個魚就是曉月燒的,比飯店燒的還好哎,不知用的什麼料子?”

志平覺得呂嬸很誇張,在一個並不熟悉的男孩面前誇自己的女兒,像是有什麼事要發生似的。還有他剛進村時,村裡人端著飯碗停住筷子看過來,那奇怪的眼神裡面內容豐富,真是莫名其妙啊!

吃飯的時候,李廠長帶著張會計坐在上方,然後依次是方老爹,羅師傅。陳師傅呂嬸帶小女兒在下方。

志平從沒喝過那紅亮的桑葚酒,嚐了一口微微有點甜,也不那麼火辣的刺激嗓子了,有種喝飲料的感覺。然而這酒很快就來勁了,志平感到臉發燙,大家喝的起勁,紛紛說陳師傅兒子讀書的用功和二女兒的懂事乖巧。

呂嬸喝了酒後,聲音更加放開起來,聽到別人誇讚兒子女兒,便來者不拒地接納了這些溢美之詞,笑眯眯的看著你誇完。

那道紅燒鯽魚果然味道鮮美,細嫩的魚肉吃進嘴裡嚼兩下就沒了,志平不明白如何把魚燒成這麼透徹,這是第一道清盤的菜餚。

看著菜盤子一點點都光了,大家還是高談闊論,呂嬸又進廚房倒出一大盤油光發亮的花生米。花生米一上沒有一點點焦糊的斑點,乍一看還以為是生的。呂嬸笑嘻嘻地說:“這花生米我們用開水燙過後再下油鍋炒的,中途要停一次火,炒出來才這麼好看呢!”

大家早已對呂嬸端出來的每一道菜都讚不絕口,猶如稱讚她兒子學習成績好,大女兒有本領,小女兒乖巧。

然而,這次呂嬸聽到李廠長他們的誇讚,想到搬遷來的那幾年來所受的種種苦楚,忍不住落下淚來。她從六年前搬來的家庭矛盾說起,說是人心難測,當初過來時說的那些話,一句也兌現不了。

回來的第一年,雖說是親生父母,做的事也讓人寒心。他們從蘇北帶來的被子衣服,因為沒固定住所,放在父母那邊的衣服被子都讓兄弟們佔去了。也真是窮家窮到老底子裡了,兄弟們就沒有正兒八經成個家的。

陳師傅一家本來勤勤懇懇在大圩種了幾畝地,沒想到收成還抵不過化肥農藥,更別說那些積累下來的農業稅了,被迫無奈放棄種地。一家人跟在方伯伯後面上輪窯廠出苦力,卻被老不死的滿嘴噴糞,要不是兩個小的在這裡讀書,呂嬸說一氣之下她就回蘇北了,永不再回來。

呂嬸從受苦的過去說到兒女們的當下,感覺輕鬆多了。她在訴苦時,陳師傅只靜靜的聽,那些親歷的時光,在記憶裡在醉意朦朧裡消失。

那天晚上喝光了桑葚酒,又開了一瓶李主任帶來的古井貢酒,所有的菜都光碟只用花生米下酒,志平和李主任出門時方爹爹踉踉蹌蹌裡要騎車回輪窯廠,陳師傅不讓,說歇一夜明天一早回去。

看到兩人拉扯,李廠長連招呼都沒打,拉著志平,順著深秋冷月照亮的鄉村小路匆匆往瓦廠走去,等李廠長走出村口時,他說呂萍真是能講能喝的一把好手。志平聽了想笑,感覺李廠長在說呂嬸就是不能勞動。

“不過話又說回來,也只有像她這種豁出去的性格,才能在亂石澥紮下根來。你不曉得這小小亂石澥關係複雜哦,我們瓦廠這麼多年來,經我手裡辦的事,見過的貨色,鬼比人還多。”

李廠長像是醉了似的,指點瓦廠的江山,評述了村裡的風流人物,但志平卻覺得李廠長的感慨句句都有所指呢。那些聽來的話只有自己日後慢慢想吧,至少此時在心裡,他第一次認同這個有點吉普賽人風格的家庭只是他們日子太緊吧,除了吃的像樣,其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