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的京城人士紛紛登上城頭,觀看遠處的這場戰鬥。
戰場距離城池十餘里,基本上看不到什麼戰鬥和兵馬的細節,可城牆高聳,京城周圍又沒什麼遮蔽,大概還是能看到些東西,對於京師這些大佬和大璫們來說,做到這一步已經很不容易了,出城則是萬萬不能的。
居高臨下的看過去,三千餘騎的徐州馬隊算不得什麼
**********
感謝“苦丁飄香、段逸塵、戚三問、光天使的祝福、小齊文明奇蹟、風中龍王、哈欠飛飛”幾位老友的打賞,感謝大家的訂閱和月票,謝謝大家
第1277章 帶個話
過兩萬的官軍才是聲勢浩大,當看到官軍陣列出現在視野中的時候,城頭氣氛也變得高昂起來,不過東北那一路迅速被殺散,眾人情緒立刻變得低落很多,真正讓他們感覺震撼的是針對南路的戰鬥。
在城頭看得最清楚的就是兵馬揚起的煙塵,能看到趙家軍騎兵帶起一路路煙塵,向著南路的官軍絞殺而去,好像無數條灰龍撲向一口肥豬,一頭肥牛,在上面撕咬抓刺,把一塊塊肉咬下割下,大家心驚膽戰的看著這一切,當灰塵散去,能看清城下局面的時候,官軍已經潰散了
“兇悍如此,居然兇悍如此”觀戰的各路人等都在喃喃感慨,每個人都是手腳冰涼,臉色慘白,對方這三千餘騎就強悍到這樣的地步,按照王在晉的說法,還有近兩萬的賊軍蓄勢待發,而賊軍步卒的強悍絲毫不遜色於騎兵。
眼前這都已經以一當五,以一當十了,等到那賊兵本隊過來,京師那裡湊得出二十萬兵馬對敵,更不要說這二十萬真正堪戰的能有兩萬就不錯了。
很多人看完之後就是匆匆走下城頭,走下去的時候神情就不那麼絕望悲慟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實在不可為,也沒必要在一棵樹上吊死,大家還可以騰挪下,不過騎馬坐轎走在城中,看到全副武裝的禁軍和內操宦官,大家這心思就消了不少,看來宮內早有些預備。
有人報信給主家,有人報信給皇家,這兩路官軍戰敗的訊息和細節很快就是傳遍了京師,這場摧枯拉朽的速勝將京師上下最後一絲僥倖給打消了,大家終於可以判斷清楚一件事,若是徐州兵馬攻城,那就是改朝換代,若是議和退兵,**星所代表的東林一派就要徹底崩潰。
但東林黨下野回鄉細想想未必是壞事,徐州距離江南不遠,這些賊寇此時豎旗正需要招攬人才投奔,沒準這東林人等就能和徐州一拍即合,來個東山再起,到時候新朝氣象,或許富貴更甚今日,可也有真正懂行的分析,說那徐州賊寇重武重吏重商卻不重文士,未必能看得上東林這些文人。
敗戰訊息傳回之後,宮裡就催著**星去議和,但**星怎麼敢出城,從朝會時大義凜然的議論到被催促出城議和,也就是幾個時辰的間隔,吏部尚書**星突然得了急病,癱瘓在床,不能言語不能動彈,實在不能出城了,這訊息傳開之後,無人不笑,都說趙天官這病真是體貼人心,總在最要緊的時候發作。
堂堂吏部尚書躺在地上打滾,其他人也沒太多辦法,何況現在也找不到議和的門路,總不好派人出城直接到那徐州騎兵跟前說要議和,那根本就不會有什麼結果,反倒會被當做笑話,而且從閹黨到清流,大家都被嚇壞了,太平這麼多年,京城又遠離戰場這麼多年,已經好久沒有見過這麼兇殘的攻殺,這麼幹脆高效的圍殲,想想城頭所見的場面,每個人都是心驚膽戰,誰也不願意出城。
內廷外朝的大佬大璫們正在扯皮拖延,他們是不願意出城的,外面又有徐州悍匪逼近,為保京城安危,各處城門都是緊閉,想要出去也出不去,可除了那些被天子和廠衛盯緊的人物,其他人誰也不願意留在這邊等死,現在外面就三千敵騎,想要跑還跑得了,真等到大軍圍城的時候,想走可就走不了了。
大璫和大佬們走不了,可他們的子侄能走,大戶人家全部家當搬不走,可他們的長子長孫可以走,還有人自覺身份貴重,不想留在此處等死,也要離開。
百姓們知道城門緊閉沒辦法走,可這些富貴人等卻知道怎麼走,無非是找到掌管城防的要緊人物,然後再花下去足夠的銀子,城門那邊總是可以行個方便,京城這麼大,三千敵騎從這頭繞到那頭也需要不少時間,趁這個間隙,怎麼也出城走遠了,何況外面的賊軍似乎沒有什麼抄掠的意思,就在那處安靜等待。
去朝中報信的那位宦官胡旺此時正在唸叨著禍福相依,按說這賊軍打了勝仗,對他這樣京營當差的宦官可是大罪過,本來以為要被訓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