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說完,包子因為激動,邁的步子太大,一個趔趄,手裡的陶罐掉落在地上。
“砰”的一聲,我感覺包子的心也跟著碎了。
“我尼瑪……”
這時吳老二和田啟文也聞聲過來,看著欲哭無淚的包子,吳老二撿起碎陶片安慰道:
“這是夾砂陶,不值錢,主要的價值就是了解歷史。這陶器是以泥條盤築法制成的,一般的陶色都是褐色,紋飾主要有罐口沿內外側的瓦楞紋和陶器肩腹部的戳刺紋,屬於最原始的製陶工藝。”
“真的?”
“真的。”
包子的心情這才好轉起來,忙問吳老二和田啟文挖到什麼了?
吳老二從口袋裡掏出幾個用骨頭做成的骨箭頭,而田啟文更是離譜,只見他攤開手掌,露出一些黑乎乎的東西。
“這是啥玩意?”
我們湊過去仔細看了一下。
“這是炭化的稻米?”
吳老二皺著眉頭問道。
田啟文點點頭,說應該就是這玩意。
“幾千年前古人就已經種植稻米了?”
面對我的疑問,吳老二解釋道:
“這有什麼可驚訝的,咱們的古人,大概一萬年前就開始嘗試種植稻米了,河姆渡文化遺址就出土了稻穀遺存,這表明至少七千年前,中國長江流域的先民們,就已經開始較為系統的種植和栽培稻米了。”
一萬年?那是什麼概念?
聽到這個數字,我心裡還是比較震撼的。
一萬年太久。
“其實這些出土的東西足以表明,這裡以前是古人的生活區,每個坑有每個坑的用途。比如祭祀,埋葬等,這些對於咱們來說沒啥價值,可能考古學家會很感興趣。”
田啟文說完,便將手裡炭化的稻米丟掉,我問他還有那麼多坑,就不再挖掘一下了?
田啟文的目光看向吳老二,似乎是在等他的決定。
“我感覺吧,這裡大機率不會出現青銅器,但是我尊重大家的決定,如果你們想繼續發掘的話,那就下山去車裡把工具拿上來。”
我看了眼包子,然後轉頭看向閆川。
咦?
怎麼沒見到閆川的身影?
:()盜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