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部分

的。由於原始人類發現其具有美觀的效果,於是就不斷的採用,歷經幾千年後,由於被經常的運用以至於讓人產生誤解,以為它是一種文字。有的學者不同意這種觀點,認為如果不是出於特殊目的,這些飾紋不會總是在每一個陶器上都出現。例如,日本學者施永安在《日本古陶瓷》一文中認為,這些繩紋的原形應該是蛇體,是日本人對蛇的圖騰崇拜。有些學者認為這一觀點難以苟同。因為蛇信仰多與水稻農耕有關,繩紋時期的狩獵民,面對兇猛的野獸,怎麼會對與生計毫無關係的蛇肅然起敬呢?日本學者長谷不言人在《大系日本的歷史Ⅰ:日本人的誕生》中主張,這些繩紋體現了日本人對物品的佔有、封存、加固,也就是“結縛信仰”,但他沒有找出有力的證據,因而缺乏說服力。關於繩紋之謎,到今天為止仍然沒有解開。

在這些出土的陶器中,一些雕刻精細的女性人物陶俑又引起了歷史學家的興趣。這些女性陶俑表情詭異,體態豐滿,充滿神秘感,被稱為繩紋“維納斯”。

這類女性形象具有一些顯著的共性:雕刻細膩,雙腿叉開,乳房豐滿。有些腹部隆起,象徵懷孕;有的性器官或臀部裸露,展示女性魅力。塑造這些極度誇張、體貌各異的人像,究竟出於什麼目的呢?考古學家作了種種猜測,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解釋。

“玩具說”認為,這些陶器是專門用來供兒童玩耍的玩具。因為有些陶器是可愛的動物形象,類似於我們今天製作的供兒童玩耍的泥偶。雖然這種觀點看似有一定道理,然而從當時的社會發展程度看,生產力尚且極端落後,人類的溫飽問題尚不能解決,又如何會去把那些雕刻精細的人物陶像當作兒童玩具呢?再者,當時兒童死亡率較高,平均壽命只有二三十歲,人們在不大的時候就必須工作,又怎會有時間玩玩具?繩紋社會尚未富裕到專門為兒童製作玩具的程度,這些耗費體力和精力的作品,應當是為成人的某種目的而製造的。

於是,一些學者提出了所謂的“替身說”。此說認為,這些陶器是原始日本人為了在自己生病或遭受苦難時,作為自己的替身。根據有二:其一,迄今為止出土的人像陶俑,幾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殘損,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其二,許多文明古國都存在著利用陶俑進行巫術活動,以控制他人或致他人於死地的做法。然而這種觀點存在著一個漏洞,即雖然確有破損的陶俑,但並非所有的陶俑都缺損,且破損部位多是容易脫落的結合處,因而不能排除自然破損的可能性。因此,把所有的陶俑都定為“替人受災”未免有失武斷;況且陶俑發展到陶版以後集中塑造頭部,也無法用“替身說”加以解釋。

另有學者提出“惡魔說”。遠古人類由於生產力水平落後,對自然現象中的許多現象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釋,遂將其歸之於惡魔作祟。他們造陶俑以象徵惡魔,對之頂禮膜拜,以求平安。古代確實存在著偶像崇拜,古人往往把自己懼怕的生靈作為神或惡魔來加以崇拜。然而且不說陶俑不似面目猙獰的凶神惡煞,在女性至上的原始社會,將女性視如惡魔,似乎難以說通。

陶器繩紋“維納斯”之謎(2)

王春來

連載:世界遠古之謎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作者:王春來

還有學者從古人的殉葬制度上尋找答案,提出了“埋葬說”。由於出土的陶俑有一些是從巖洞裡或巨石底下發現的,於是他們認定這是在某種祭祀儀式後被埋葬的。在古代,舉行一些祭祀活動時往往要宰殺一些牲畜甚至活人來獻祭,但隨著社會的進步,活人殉葬逐漸被塑造的陶俑所取代,秦始皇兵馬俑就是最好的明證。從這個角度觀之,“埋葬說”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這樣的例子在日本僅屬少數,絕大多數情況下,陶俑與石器、獸骨、粗陶器皿、骨角器等放置在一起,堆集在貝冢等普通遺址中。如果以個別推及全部,是非常危險的並

且也是不確切的。

也有學者從古代的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方面考察,提出“咒術說”。因為人類在遠古時期生活環境惡劣,兒童存活率低下,只有群體的不斷壯大,原始人類才能生存。再者,人類對自己的來源缺乏瞭解,認為是生殖器創造了人,因而把生殖器作為聖物加以崇拜。在許多國家都存在著生殖崇拜,人們把女性塑造成乳房和臀部以及生殖器極度誇張的形象。而日本出土的這些女性雕塑正符合這一特徵。因而,這部分學者認為繩紋時期的日本人將女性奉為豐衣足食和人丁興旺的象徵,塑像祀之,祈求子孫繁衍、捕獵有獲。這似乎是最合理的解釋,但有人提出異議,理由是人像陶俑中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