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5部分

老手,知道和楊星聯手大有好處,投桃報李在中星收購大宇上給予一定幫助是很正常的事,而且一旦收購成功,無論是佣金方面還是相應的金融收益都很可觀,雙贏的事情他們當然不吝出手。

至於能說動通用電氣等企業加入進來不是楊星有什麼好心,而是大宇巔峰時號稱“萬能工廠”,經營的專案五hua八mén無所不包,楊星的企業專案和大宇重合的不少,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用不上,這種情況下他樂得拉幫手合作各取所需,不過他也沒有多麼好心,而是打得“狐假虎威”的主意。

大宇集團的核心業務是柴油動機、汽車、重型工程機械和船舶製造,但是楊星知道比如汽車製造和造船工業涉及到韓國國防和國家尊嚴,光靠錢是絕對拿不到的。但如果是韓國的保護國美國人出面,所受的阻力就小得多。楊星只對大宇掌握的核心專利技術感興趣,韓國工人一向以好鬥排外著稱,前世裡大宇汽車被通用收購後一直受當地工人的罷工困擾,最後不得不再次破產。讓這些企圖打入韓國市場的製造企業為中星集團開路,中星集團收購時面臨的非經濟壓力就會小得多,拉著美國人的虎皮做大旗,他呆在後面撿戰利品才是他的本意。

大宇其實在1999年8月就已宣佈破產,當時大宇集團12家公司的負債總額過了11o億美元,而集團全部資產僅剩32億美元,另外其他相關隱xìng債務加在一起更是天文數字般的8oo億美元而韓國政fǔ考慮大宇集團的規模太大,猛然宣佈倒閉會引起社會動dang,於是採取了“緩慢破產”的辦法,一邊和大宇的債權人談判,一邊向大宇注入了高達297億美元的巨資企圖挽救它的命運,現在看來依然是杯水車薪。電視裡主持人聲淚俱下的宣稱政fǔ投入的297億美元此時只剩下一半,大宇集團的問題就是個無底深淵,韓國政fǔ和民眾已經對它徹底失望了。

當初大宇剛宣佈破產時,韓國國民大部分還認為大宇集團是因為受到亞洲金融風暴中衝擊重創,只是時運不濟,總裁金宇中更是個悲劇人物。尤其是傳出他主動把自家1o億美元資產全部捐出來企圖拯救大宇後,民眾更加深了這個印象,韓國媒體將金宇中描述為忍辱負重、顧全大局的苦難英雄。但隨著官方派出的調查團對大宇財務狀況調查的逐漸深入,才現他居然一手導演了韓國頭號財務黑幕。

在這次韓國檢察院對於大宇的全面搜查開始前,韓國負責處理大宇集團破產事宜的調查組就公佈了初步調查報告,說明金宇中在1997年1o月至1999年8月期間,涉嫌透過偽造假賬、非法集資等手段貪汙了2oo多億美元,然後將這筆鉅款轉移到大宇設在英國的海外分公司“英國金融中心”的“秘密賬戶”上。這些資金數目驚人,如果調查屬實,算得上是近年來全球最大的一宗會計詐騙案。此現一公佈,韓國上下頓時譁然,金宇中身上“民族英雄”的光環徹底破滅,成為人人聲討的“國賊”

而事態失控的標誌是在99年1o月,正當調查組對大宇的問題chou絲剝繭,步步深入,問題的核心時,破產後深居簡出的金宇中突然宣佈“赴國外處理公司事務”,由於他過往的“工作狂”印象,加上不少韓國人還把他視為“貧家小子奮鬥攀上頂峰”的人生偶像,調查組並未阻攔。但隨著他和幾名親信黃鶴一去不復返,至此渺無音信,回過味來的調查組成員才現不妙,立即通知政fǔ宣佈對金宇中的通緝令。訊息傳出讓金宇中積攢多年的英雄形象徹底被打碎,群情沸騰之下,本來還對他抱有希望的大宇集團內部員工提出的大宇自救計劃也無果而終,在多方努力不見效的情況下,擺在韓國政fǔ面前的選擇只有讓大宇這個爛攤子徹底破產一途了。

其實大宇的悲劇早有預兆,韓國自五十年代經濟騰飛開始,國內經濟就深深打上了國家資本主義的烙印。即政fǔ出面選定一定數量的企業,在金融、政策等各方面進行扶持,強行催化出一批業務橫跨各行業,實力雄厚的大財團,抱團到國際市場打拼的“韓國模式”。應該說,這種脫胎於日本大財團模式的韓國國家資本主義模式在早期為韓國只用了幾十年就進入達國家行列立下了功,而且戰後多次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衝擊下,韓國模式也經受住了考驗。

但是這次亞洲金融風暴,第一次使韓國感到往日的經驗失效,這種模式開始運轉不靈了。按照以往的經驗,金融危機中即使有一兩家大財團經營不善,只要韓國政fǔ出面,憑藉國家信用為這些財團輸血和重組,總能使奄奄一息的財團要麼鹹魚翻身從新崛起,要麼搖身一變換一家政fǔ指定的財團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