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見林南帶著兵馬來了,都向林南行了一禮。
“開啟國庫!”
林南的一聲令下,這些守衛也不敢不從,畢竟林南人多勢眾,而且官位也高,只能照著辦。
當國庫開啟的那一瞬間,林南便馳馬入了國庫,一進門,便讓林南大吃一驚,國庫中竟然空空如也,什麼東西都沒有了。
“這是怎麼回事?國庫裡的東西呢?”林南策馬出了國庫,指著空空如也的國庫,厲聲問道。
士兵哪裡知道國庫是空的,紛紛下跪,祈求饒命。
林南見這些士兵也不知情,腦海中忽然閃過了一個念頭,失聲道:“難道是董卓臨走時把國庫中的東西都帶走了?不好!”
“去洛倉!”林南策馬揚鞭,大喝了一聲,便飛馳而出。
二百騎兵跟著林南身後一溜煙地朝西南跑了過去,那裡有一個糧市,糧市背後就是整個洛陽城存放糧食的洛倉。敖倉是整個司隸的屯糧重地,而洛倉裡的糧食則是來源於敖倉,基本上每半年從敖倉朝洛倉透過水運輸送一次糧食,以供給整個洛陽城的糧食需要。林南一見國庫都空了,他立刻想起了糧草,害怕洛倉再空了,那洛陽城裡的二十萬人,就要去喝西北風了。
好不容易賓士到了洛倉,見洛倉有兩千多人正在朝馬車上搬運糧食,而所搬運糧食的人雖然穿著漢軍的衣服,卻是士孫瑞的部下。他這才知道,士孫瑞早已經暗中控制了洛倉。那些士兵也都是他所豢養的,他看到這一幕後,打心眼裡瞭解到了金錢的可怕,也暗自慶幸自己極力拉攏了士孫瑞,否則的話,這一樁樁大事。他還真的幹不成。
他的心裡也在想另外一個問題,對於富可敵國計程車孫家來說,他要該如何處理,到了幽州之後,是卸磨殺驢,還是繼續利用。最後,他做出了自己的決定,還是暫時先利用士孫家的財力,替他在政治和軍事上鋪出一條道路來。因為打仗打的就是國力。如果有士孫家這樣的財富,戰爭將會變得相對簡單的多。
他的擔心放下之後,便讓負責裝運糧食的人儘快完成此事,然後讓他們把糧食直接運抵北門,從北門運出城,而他則帶著二百騎兵馳回北門。
再次回到北門時,一路上所遇見的都是洛陽百姓攜家帶口,收拾行禮的樣子。其中有不少沒有參加械鬥的文武大臣、世家豪族都在蓋勳的勸說下派出自己的家丁維持著城內的秩序,在司徒楊賜、太中大夫許靖、大司農陳寔這幾個在洛陽城乃至整個大漢都有著極高威望的人指揮下。開始對百姓進行撤離。
北門已經被開啟了,離城門最近的百姓先行撤離,在蓋勳、黃忠的維護下,從大夏門陸續出城,一場大遷徙也就此展開……
九月初一,秋高氣爽。這一天是個不平凡的日子,二十萬居住在洛陽城中的人開始撤離出了洛陽城,浩浩蕩蕩的朝北邙山而去,第一次遠離了他們的家園。
正午的時候,大夏門的街道上顯得很是擁擠。開始有秩序的撤離如今已經開始變得有點混亂,幸得林南、蓋勳、黃忠在城門邊極力的維護,才沒有發生踩踏事件。楊賜、許靖、陳寔等人也都紛紛將自己的家眷遷徙而出,混雜在撤離的百姓隊伍中,形成了一條人龍。
大夏門是洛陽最大的城門,但是應付這些撤離的百姓仍顯得不夠,無奈之下只能將北門的城門全部開啟,這才加快了百姓的撤離。到正午的時候,城北的百姓已經撤離的差不多了,一聽說會受到戰亂的波及,百姓們都紛紛開始撤離。除此之外,林南還特地派人到洛陽城附近的十幾座城池進行通知,讓他們做好避難的準備。
午時三刻,有斥候來報,說呂布、公孫瓚、陶謙的兵馬回來了,而劉虞也帶著士兵來了,混戰在劉虞出面的調停下暫時告一段落。
緊接著,又有斥候來報,說呂布聽到袁紹殺了不少幷州兵,便帶著得勝之師開始進攻袁紹,袁紹拉攏公孫瓚一同抵禦呂布,袁術和劉表又打了起來,陶謙則表示中立,見混戰不止,便撤兵回徐州。
林南正忙著進行全城撤離,哪裡顧得上這些事情,知道了情況之後,便斥候繼續打探,只要那些人不來北門,不影響到百姓撤離,他就不會出手。
可是,又過了一會兒,斥候再次回報,說劉虞為了勸說雙方罷鬥,邀請朱儁、皇甫嵩一起來進行調停,結果惹怒了雙方,竟然將劉虞、朱儁、皇甫嵩一起殺了。
這邊斥候剛剛結束了奏報,那邊劉虞帳下的田疇滿身是血的帶著劉虞部下的八千多步兵跑到了林南的營寨,祈求林南出兵為劉虞報仇,賈詡暫時將田疇安排在了軍營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