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整個北郡都是風聲鶴唳,無數的人攜家帶口的逃離北郡。”
聽著探子的稟報,司徒刑不由輕輕的點頭。
“嗯!”
北郡的局勢變化並沒有脫離他的預知。
確切說,他早就料到今日。
北郡重用王傑等人變法之初,司徒刑就得到了密報。
北郡雖然沒有喊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口號,但是他們做的事情卻是一般無二。
學習知北縣的政務,學習知北縣的技術,學習知北縣的吏治等等。
在種種政策的刺激下,北郡的經濟也曾活躍一時。
也曾經建立大型的工坊,用機械代替人力。
蕭何還曾經非常擔憂,害怕北郡後來居少。
畢竟,論底蘊,論潛力,北郡要遠超知北縣。
為此他還曾經提議,不和北郡進行交易,實行閉關鎖國之策。
並且將技術,永動機等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中,不和北郡等地進行交易。
讓他們永遠沒有辦法進行工業革命。
但是,一直支援他的司徒刑卻沒有任何猶豫的拒絕了。
蕭何雖然是良臣。
但是終究受到眼界的侷限。
工業革命是必然的,沒有人能夠阻擋歷史前進的車輪,
對於北郡的變法,司徒刑不僅沒有牴觸,反而抱著支援的態度。
因為變法之後的知北縣,市場會更加的開放。
這也意味著知北縣會牟取更多的機會。
但是他並不看好北郡的變法。
在他看來,北郡變法只是暫時的,不論成郡王多麼支援,民眾多麼積極響應,最後都會以失敗而告終。
而成郡王也會遲到變法的苦頭。或者被架空,或者被流放。
當時蕭何雖然點頭迎合司徒刑的觀點,但是心中定然有些不信。
北郡的人偷學了知北縣的技術,經驗,又有成郡王的支援,怎麼可能失敗?
但是今日結果,恰好驗證了司徒刑的推論。
不是司徒刑能掐會算,也不是他窺視了命運未來,而是,他知道。
變法損害最大的就是豪族利益。
把控北郡日久的豪族,豈能坐以待斃?
所以,北郡豪族造反看似是偶然,實則是必然。
就算沒有劉季,也會有別人。。。。
所以,只要豪族不除,變法必定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