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部分

英、法、德、俄等16國元首和政府首腦雲集諾曼底。不僅是“為了和平,重溫戰爭”,他們還想借諾曼底登陸60週年紀念活動之“泥”,抹平自伊拉克戰爭以來產生的裂痕。諾曼底登陸和毫不相干的伊拉克戰爭,就這樣產生了某種聯絡。

世界上沒有孤立的事件。地球這邊一隻蝴蝶飛過,地球那邊可能引發一場雪崩。一件千萬年前的什麼文物出土,會使今天的學術界翻江倒海。在諾曼底登陸這座二次大戰的迴音壁上,被一場充滿爭議的伊拉克戰爭撞出一點當年反法西斯戰爭的歷史回聲來,倒也並不奇怪。

想當年,二次大戰進入決戰階段,蘇聯對德展開強大反攻,美英在諾曼底登陸開闢第二戰場,對德軍東西夾擊,最終將德國法西斯打敗。戰後,美英卻與蘇聯迅速反目成仇,對峙了近半個世紀。然後,蘇聯崩潰,冷戰終結,二次大戰形成的世界政治版圖被打亂、重組,這個過程迄今仍在繼續。

世事變遷,滄海桑田,其間充滿了前因後果、瓜瓜葛葛、千絲萬縷,剪不斷、理還亂。

在諾曼底海灘紀念大會的中心會場上,首腦雲集,風雲際會。它使人聯想起二次大戰中那些大國政治家們叱吒風雲的一幕,悠悠往事,歷歷在目。二戰中的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等老一代政治家,曾以他們的政治謀略和軍事行動,戰勝了納粹、改變了世界、留下了遺產。今天的小布什、布萊爾、希拉剋、普京、施羅德等新一代政治家,圍繞一場充滿爭議的伊拉克戰爭,也都顯露出了他們各自的心跡,也都在想按照他們各自的意志去影響世界、改變世界。

然而,這兩代政治家,是兩個不同時代政治風雲的產物。他們是“爺爺輩”與“孫子輩”的關係。比較一下這兩代政治家的胸懷、視野、抱負和作為,會讓人生出許多感慨來。

二 說到諾曼底登陸,不能不說到美國戰時總統羅斯福,不能不說到羅斯福在二戰中的歷史作用。

美國真正發跡,是在二戰。這期間,羅斯福連任四屆總統,實際任職13年,所起的作用十分關鍵,至少有這樣三條:第一,羅斯福充分利用二戰契機,以軍工生產振興美國經濟,大發戰爭財,使美國成了暴發戶。第二,羅斯福促成並主持了“三巨頭”會談,成功地協調了同盟國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立場,與蘇聯聯手打敗了希特勒,為最終取得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第三,羅斯福及早提出了建立戰後國際新秩序的戰略構想,在他提議下成立了聯合國,奠定了戰後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框架。羅斯福在二戰中的這些謀略和作為,使美國在戰後的西方世界開始發揮“領導作用”。

美國崛起,與兩次世界大戰有著密切關係。兩次大戰,主戰場都在歐洲、亞洲。一個個歐洲老牌強國的前庭後院、罈罈罐罐都被砸得稀巴爛。美國這個新貴卻遠隔大洋,兩邊臨海,獨門獨院,安然無恙。二戰中,美國雖然被日本偷襲了一下珍。3。 157 珠港,那只是被人砸了一家孤島小店,魚池小殃,城門未失,無礙大局。二次大戰開始階段美國並未參戰,羅斯福及時籲請國會修改“中立法”,允許交戰國從美國大量購買武器。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正式參戰,羅斯福進一步動員美國全部工業力量投入軍工生產,達到德國和日本的總和。到1944年,美國軍工生產已上升至軸心國的兩倍。二戰期間,美國生產出這麼多武器裝備,從交戰國換回了滾滾財富,發戰爭財發得昏天黑地。二戰中,美國向英國提供了50艘超齡驅逐艦,卻換取了西半球八個軍事基地,又狠狠地撈到一筆實利。如此這般,美國怎能不暴富、怎能不發跡?

不可否認,在國際政治中,羅斯福是一位富有遠見的世界級政治家。縱觀羅斯福在二戰中的政策取向和行為實踐,他始終緊緊圍繞一個戰略目標在努力:美國要站出來當頭。

要實現這樣的戰略大目標,必須在外交事務中有大突破才行。羅斯福從哪裡搞重大突破?搞“三巨頭”會談。他的戰略思維是:兩次大戰,都由德國發起,不把德國徹底制服不行。

但要徹底制服德國,必須聯合其他大國共同對敵。當時法國已經淪陷,無可指望,只能先聯合英國。羅斯福頻頻與丘吉爾會晤,共同簽署了《大西洋憲章》,向世界宣告:美英兩國將聯合起來打敗法西斯。這時羅斯福已經看得很清楚,斯大林領導下的蘇聯,已在對德作戰中挺過了最艱難的時期,並且愈戰愈強,可以預見戰後的蘇聯將會更強大。因此,羅斯福得出結論,要想最終戰勝希特勒,必須同蘇聯聯手,別無選擇。

從伊拉克戰爭說到諾曼底登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