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文書院,用英語教學,其編制很特別:進校時由第八班開始,逐步升班,升到第二班,中學教育就結束。霍英東考進第八班A,即成績最好的一班,入校號數是19737。

皇仁書院創立於1862年,最初名叫中央書院,俗稱“大書院”,是香港第一間官立學校,其地位近乎英美的初級大學,校址在今日中環歌賦街、荷里活道。直到1889年,因學生人數增加,校址遷到鴨巴甸街,並改名為維多利亞書院,不久又易名為皇仁書院且一直沿用此名至今。皇仁書院以招收華籍學生為主,但也招收一些歐美及亞洲各國的學生。孫中山先生曾以“孫帝象”之名註冊,於1884年進入皇仁就讀兩年肄業。此外,國民黨元老廖仲愷、民初總理唐紹儀、財長陳錦濤、外長伍庭芳,以及何啟爵士、何東爵士、利希慎、劉鑄伯等一大批香港名流俊彥也曾在皇仁就讀。

“賭王”何鴻燊也在皇仁讀書,但他是1933年入學的,比霍英東早3年。這兩位皇仁同學後來結為朋友,並於20世紀60年代初期攜手進軍澳門賭壇,獨霸澳門賭業,成為澳門博彩業發展史上的一段佳話——當然,這是後話了。

皇仁是收取學費的,每個學生每月得交學雜費5元。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5元錢不算是一個小數目。雖然當時霍家的生活相對以往來講是安穩了許多,但還算是較為清貧的,故每月為霍英東支付5元學費,對於霍母劉氏來說可是一個不小的負擔。但劉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