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7部分

紹了三種月火飛船的設計方案及成品圖,李莊看得津津有味,跟十幾年前比,ASA的水平明顯比NASA高出一截。即使沒有GK病毒作怪,包括NASA在內的其他機構也不是ASA的對手,無論在人員質量、數量還是投入。

月火飛船是月球到火星的交通工具,分為載人飛船、無人貨運飛船和混裝飛船,跟月地飛船沒有多少區別,仍使用組合方案。

載人飛船直接被命名為MMA1M,ASA現在疲了,懶得玩遊戲,試驗飛船前面加代號E,探測飛船加代號P,其他等同。MMA1媽的生活艙非 常(炫…書…網)大,針對長途宇宙航行必須考慮的宇宙射線防護和生活條件進行了重新設計。生活艙艙壁帶有奈米感測器,防護材料使用鋰硼鋁加高分子材料複合板,中層安裝有螺旋狀超導輻射屏障,最外層則是奈米材料製造的液氫罐。氫具有阻擋宇宙射線的良好效能,可以作為宇宙射線屏障使用。硼和鋰可以過濾中子,鋁吸收電子。整合了AID-1、AID-2和AID-3優點的新型離子發動機產生的磁場對生活艙也有一定的保護,它的正式名稱是AID-16I,推力和比衝均可調。

所有艙室表面都覆蓋有一層宇航材料研究所研發的被稱為“離聚物”的分子材料,經過奈米學部的改進,它的自愈能力較以前上升了一個檔次。

從理論上來說,MMA1媽的生活艙防護非 常(炫…書…網)周全,但實際效果如何,仍需驗證,初步的想法是使用生物僕人進行實驗,它們跟人體沒有差別,而且可以接受。

宇宙飛船的重量等於金錢,但生命高於金錢,尤其是高素質人才的命比金子更貴重。ASA在宇航員的防護上向來不遺餘力,生命保障系統的設計餘量大。不管按照哪種理論體系,低速和太陽系環境下的宇宙飛船質量變化都有限之極,即使以ASA的水平也不過實現了200公里/秒的速度,質量可以視為恆定,無需考慮太多的變數。

MMA1系列採用月球軌道集合方案,實際質量視組合艙室不同有變化。設計完成正在製造的艙室包括大型生活艙、指令艙、著陸艙、救援艙、生物培養艙、科研倉、貨倉、控制艙、常規動力艙、AND-2核動力艙、不可缺少的更加輕和堅固的附加段等等。

載人飛船是客船,貨運飛船是貨船,載客載貨兩用的飛船自然是客貨混裝船。這點與航海的叫法相同,人類有強大的思維慣性,經常將一個行業的術語挪到其他類似行業上用,但它們實際上是不同的。正如火車叫了數百年,雖然它早就不噴火,但誰都知道指的是什麼型別的交通工具。

宇航機構都按照飛船質量和用途分等和分類,ASA也不例外,延續了老習慣,組合飛船分成M、C和MC系列,智腦駕駛的無人貨船C系列理論上應該是使用最頻繁的,但客貨混裝船MC系列隨著ASA加快太空移民速度,成為月地飛船的主角。能載客20人的VA2空天客機是新威航天中心到LTA空間站的主角,ASA利用返程的月地飛船掛載生活艙和著陸艙送到月球,預計運送5000人到月球將耗資兩億黃金券,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

首個月球上出生的寶寶今年三歲,身體沒有明顯異常,至於未來是否會長得很高,暫時不得而知。LMB基地有個五十人的醫療組,隸屬於ASA宇航醫學實驗室,由多個兄弟單位抽調精銳力量組成。MMA1飛船的生命維持系統、火衛一和火星的受控生命生態保障系統都有LMB醫療組的成員參與研究,他們比地球上的條件更好,春節前將再運送一批宇航員中心的研究員上月球。

ASA火星金色平原基地的選址跟月球雲海基地類似,都靠近山體,暫時使用地下方案,遠期形成城市後均使用窯洞方案,這種方案住著最舒服,而且安全。金色平原基地的正式名稱和無線電呼號被珀斯拍得,以後就是“小珀斯”和“LPT”。西澳上下付出的代價高昂,但州議會透過提案非 常(炫…書…網)順利,這是一項難得的榮譽,也許將來火星上會出現一座叫新珀斯的大型城市。

按照計劃,小珀斯基地每26個月會增加至少一百名宇航員,因為來往不便,人工重力裝置和必要的科研、生產生活設施準備一次到位。ASA正在設計大型登陸艙,將直接降落到小珀斯基地。

基於計劃的飛船規模小不了,第一艘混裝MMA11MC的初始質量約800噸,有效載荷480噸,送六名宇航員到火衛一基地,然後三人再乘登陸艙前往小珀斯基地檢視詳情,三人留在火衛一基地組裝裝置和與地面聯絡。

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