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興王,管寧有禮了!”南郡功曹管寧過來施禮道。
“管先生,是否還習慣啊?”王寶玉客氣道。
“樊太守克己奉公,南郡上下清廉,管寧時不虛度,感激不盡。”
“管先生,我心裡也清楚,安排你這個職務,有點大材小用,好好幹,以後還有機會。”
“漢興王抬愛,管寧本一介寒儒,只想為百姓做事,功曹一職恰好合適。”管寧認真的說道。
“覺悟挺高,不過還是換一身好衣服吧!”王寶玉見管寧穿著比老百姓強不了多少,不由說道。
“衣物本為遮羞避寒,如此也省去百姓的非議。”管寧固執的說道。
“呵呵,我亦不知勸了多少次,管先生總也不肯,令人敬佩。”樊玉鳳笑著補充一句。
王寶玉沒再說什麼,管寧願意保持所謂的清廉本色,也沒必要勉強,如果考慮以後官員的形象問題的話,可以發統一的工作服。
樊玉鳳對管寧的才能讚不絕口,此人幾乎分擔了她大半的工作,而且還堅持不讓加薪,難得的好官一枚。
管寧也誇讚樊玉鳳巾幗不讓鬚眉,遇事果斷,雷厲風行,便是世間的男子也少有如此才幹。跟著樊太守,實在是學到不少東西啊。
上下級同心協力,王寶玉聽到很高興,此時一個壯碩的身影飛奔而來,納頭便拜,大聲道:“寶玉,此番請帶俺老牛一起出徵!”
1268 互通書信
總不上戰場,牛金手癢難耐,整日胡吃海喝。王寶玉跟陌千尋商議了一下,點頭答應了下來,牛金頓時樂得歡呼雀躍,信誓旦旦一定要殺敵立功。
前方戰事刻不容緩,王寶玉只在南郡城住了一晚,帶上牛金以及南郡的四萬兵馬出發,渡江來到了公安郡。
時任公安太守的崔州平出城迎接,王寶玉坐上一輛車子,獨自一人,來到城內視察了一圈。
在崔州平的打理下,城內一派秩序井然,百姓安樂,可見崔州平也不光是嘴上功夫。
公安郡雖然小,地理位置卻十分重要,直接關係到南郡的安危,駐軍也有一萬人,王寶玉勉勵了崔州平一番,隨後,又來到官邸中喝了一杯茶。
崔州平言辭閃爍,支支吾吾,似有話說。王寶玉道:“老崔,有話就說吧,整的跟便秘似的,看著彆扭。”
“嘿嘿,寶玉,公安郡如此小城,實難發揮崔某畢生所學。”跟管寧不同的是,崔州平卻開始主動要求升職,當然,這也是他跟王寶玉不見外。
“彝陵也不大,要不咱倆換換啊?”王寶玉斜眼道。
嗯?崔州平一怔,訕笑道:“彝陵城中之重,拼盡一生也無此才能。”
“地方官員不夠,你老先委屈一下吧!”王寶玉並沒有答應。
崔州平呵呵一笑,其實也就是隨口一說,八月十五逮只兔,有它沒它都過節,這裡可是他的天下,總好過受人驅使。
隨後,崔州平拿出了厚厚一大摞書信,放到王寶玉面前,邀功的說道:“寶玉且看,這些都是我與孟建所通之書信。”
“當年你們四個常去孔明先生家,如今到是隻剩下孟公威一個沒來了。”王寶玉隨手翻了翻,上面都是學術上的討論,都是謹慎人,沒有太敏感的話題,權作維護感情。
“孟建本想要來投奔寶玉,恰逢此時升任涼州刺史,但其對寶玉依舊心懷敬仰。”崔州平道。
“哦,他這官可不小啊!”王寶玉有點意外。
“官職雖大,卻不如我自在,涼州偏遠,猶為貧瘠之地。且曹丕喜怒無常,誰知哪天觸犯容顏,連命都保不住。”崔州平酸溜溜的說道。
王寶玉想了想,笑道:“這樣吧,你要是能把他遊說來了,我就給你升官。”
“升官乃戲說之語,承蒙不棄,能為寶玉分憂,州平足矣!”崔州平道。
說說笑笑了一陣子,王寶玉視察完畢,告別崔州平,重新回到隊伍中,繼續日夜趕路,前往長沙。
零陵那邊,張允率領一萬大軍趕來,武陵的錢摩也率領兩萬大軍,參與到此次大戰之中,再加上長沙原本駐防的兩萬大軍,共計十萬大軍,跟南越的兵力規模,實力相當。
沒等王寶玉來到長沙,就見一匹快馬疾馳而來,看打扮正是蜀軍的模樣,正是諸葛亮派來的信使。
信使來到跟前,下馬叩拜,城上書通道:“皇叔在上,小的受丞相所託,特送來書信一封。”
王寶玉開啟一看,只見諸葛亮在上面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