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37部分

接連失去了兩個兒子,曹叡對這個兒子寄託了殷切的希望。

2118 主動辭官

曹殷膚白如雪,十分可愛,膝下無子的曹叡對其十分寵愛,經常過去抱著玩耍。這天,一名遊方道士途經洛陽,說有要事求見聖上。

曹叡開恩允許讓其來見,覺得此人就是來討賞的,無非說些小皇子富貴無邊之類的喜慶話。曹叡正在興頭上,也樂得聽到對兒子的祝福之聲,但令他沒想到的是,這名道士開口就板著臉搖頭晃腦的說,曹殷這個名字不吉利,反過來的諧音就是陰曹,應該即刻改名。

江湖術士,信口雌黃,曹叡根本不信,勃然大怒,下令誅殺了這名道士。這名道士就是想要點好處,以為曹叡愛子心切,掏個取名費之類的,最後卻惹來了殺頭之禍。

道士臨死前發出了不甘的詛咒,曹叡終將子嗣無存,江山歸了他人。曹叡聽到後更加惱怒,又命人將道士碎屍萬段,扔到荒郊野嶺,仍然是氣憤難耐。

或許是道士的詛咒靈驗,曹叡最為疼愛的女兒曹淑,沒過多久就病了,病情還很重。曹叡龍顏大怒,一不做二不休,下令殺光洛陽、許都等地的所有道士,一時間城中人人自危,每天都在死人。

無論哪個朝代,宗教都是一股不容小視的力量,妖言惑眾的道士確實該死,但不該累及無辜,枉殺人命。陳群等人苦苦相勸,最終曹叡鬆了口,不再追殺道士,但洛陽許都不許再出現他們的身影,全部驅逐。

卻說諸葛亮木門道射傷張郃之後,帶領大軍返回了成都,劉禪聞聽訊息,率領眾人出城相迎,神色激動。

“老臣出了祁山,圍住天水,正當取勝之際,忽承陛下降詔召回,不知有何大事相商?”諸葛亮上來就急忙問道。

劉禪愣住了,摸著後腦勺想了想,半晌說道:“朕思念相父不假,卻未曾降旨。”

諸葛亮臉色一冷,不再言語,回去之後,立刻下令緝拿苟安,但苟安早已不知所蹤,多半是投了魏國。

諸葛亮將自己關在府宅內,足足十日不出,劉禪親自去請也都不管用,朝野上下,頓時人心惶惶。

“丞相,李嚴大人已經在門外站立了半日,一再請求面見。”家僕來報。

“不見!”

又過了一日,家僕來報,李嚴大人一直都在門外站著,不吃不喝不眠,不見到諸葛亮絕不回去。諸葛亮嘆了口氣,終於點頭道:“請李大人進來吧!”

李嚴進入之後,納頭便拜,哽咽說道:“丞相,李嚴死罪!”

“大人何罪之有?”

“不瞞丞相,那份假冒聖旨,正是出自於我,苟安唯恐受到牽連,已經投敵。李嚴罪該萬死,懇請丞相懲罰!”李嚴道。

“大人請起吧!”諸葛亮微微嘆氣,讓李嚴起身坐好。

僕人送上香茶,諸葛亮舉杯道:“皆因我貪功求進,導致國中空虛,民怨四起。深知李大人徵糧不易,還望原諒。”

李嚴頓時哭了,哽咽道:“丞相,兩川已無糧可徵,除非向官宦顯貴下手,如此一來,只恐會有內亂。李嚴著實想不出其他辦法,又無法勸說聖上,只能鋌而走險,冒死偽造聖旨,將丞相調回。”

李嚴說著又跪了下來,含淚道:“李嚴鑄下大錯,無法彌補,無論丞相如何處置,絕無抱怨。”

“孔明考慮不周,令大人為難。”諸葛亮親自將李嚴扶起來坐好,嘆息道,“當年先帝將聖上託付給我二人,正是看中大人一片忠心,只可惜……”

諸葛亮話沒有說完,李嚴已經明白,說道:“今日聽到丞相的一番肺腑之言,李嚴雖死而無憾,待喝完這杯茶,我便去找聖上領罪。”

“大人為官多年,怎能不知,假冒聖旨,其罪當誅九族?唉,也罷,此事因我逼糧而起,大人辭官吧,我自會與聖上言明,不再追究。”諸葛亮道。

“謝過丞相!”李嚴如蒙大赦,不住叩頭。

“再過幾年,待此事平息,孔明自會酌情重新重用大人。”

“臣等著丞相!”李嚴聲淚俱下。

趁著稀裡糊塗的劉禪還沒有反應過來,李嚴遞交了辭呈,希望回鄉務農,因為諸葛亮不上朝,眾人不敢多言,在李嚴的一再懇求之下,劉禪最終答應。

費禕、蔣琬等人認為李嚴此舉是避重就輕,隨後紛紛去找諸葛亮理論,要求諸葛亮嚴懲李嚴,否則將來如何服眾,若人人效仿,天下大亂!

諸葛亮對這些人一通斥責,法不外情,何必趕盡殺絕?眾人卻認為諸葛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