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伸長脖子一看,都發出了唏噓的感嘆之聲,周瑜看見令牌,臉上也頓時變了色,帶著幾分的嫉妒,也有幾分惱羞,哼了一聲,將臉別過去。
王寶玉雙手恭敬的接過來,此時也看清了令牌上的兩個隸書大字,我靠!不要誤會,這兩個字是感嘆詞,令牌上面寫著的正是,免死!
嘿,孫權也給了自己一塊免死令牌,這面子真夠大的。王寶玉心中樂開了花,他就喜歡這玩意,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收藏價值,於是一再躬身表示感謝。
感激之餘,王寶玉也有些納悶,難道孫權看出來自己是個惹禍精,所以才主動賜予自己一塊免死牌嗎?
只不過,孫權也沒解釋原因,隨即宣佈散會,還通知周瑜若干人等,會後再到他辦公室繼續商討打仗事宜。
離開朝陽宮,王寶玉的胸脯挺得老高,心裡十分得意,安全徹底有了保障,到哪兒也沒人敢惹,嘿嘿,本人就是有魅力十足,居然把孫權也給征服了。
孫權是何等人物,王寶玉當然沒有這個能耐輕易搞定他,其實這一切都是孫尚香昨晚找到了哥哥孫權,替王寶玉爭取的。
至於孫尚香為什麼要幫王寶玉,只怕她自己也說不明白,也許這個男人有趣,也許這個男人痴情,反正她就是不想王寶玉遭遇危險,甚至還希望有機會能和他一起做遊戲。
又過了一天,魯肅這才拿來了所謂的聯盟書,上面蓋了孫權的大印,上面還明確標明瞭一件事兒,攻伐曹操所獲的糧草輜重以及土地,均歸江東所有。
291 必是謠傳
諸葛亮看了一眼聯盟書,心裡老大不高興,卻也沒露出不悅情緒,算是默許。
見並無異議,魯肅便又在孫權的授意下,拿著這封聯盟書,乘船去找劉備送達。
諸葛亮考慮到魯肅也不可全信,也沒捎信回去,只是讓魯肅轉告劉備,就說這封聯盟書他已經看過,表示同意。
劉備看見這封聯盟書,一臉的苦笑,他也清楚江東的實力,此次抗曹,主力當然是江東,自己這邊只是幫襯而已,於是,劉備勉強蓋上了自己的大印,又讓魯肅替自己向孫權問好等等。
魯肅任務完成,高高興興的返回了江東。至此,孫劉聯盟的事情終於搞定,劉備隨即吩咐兵馬,進入一級戒備狀態,時刻準備迎敵。
幾經波折,王寶玉和諸葛亮總算是徹底完成了跟孫權聯合抗曹的光榮使命,兩個人都鬆了一口氣。尤其是王寶玉,他想當然的認為,曹植寫沒寫詩賦,那都歷史之中的小事件,不影響大局,而孫劉抗曹才是大事件,一定得發生才算是符合歷史主流。
但是,新上任統領三軍的大都督周瑜,並沒有新官上任的興奮之情,反而十分鬱悶,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孫權給了王寶玉一塊免死令牌。
周瑜跟孫權的關係可謂相當不一般,但是卻從未曾得到過這種令牌,其餘人的更不用說,絕對沒有這種機會,如今這樣一個小人物,居然得到了孫權如此看重,周瑜不免開始揣測自己主公的意圖,是否想讓不受約束的王寶玉監視自己,進而牽制自己的權力?
而且,這期間又發生了一件事兒,更是讓周瑜幾乎氣炸了肺,大罵諸葛亮和王寶玉二人無恥之極。
為了緩和跟文臣的關係,讓後方大本營能夠安定,周瑜做的第一件事兒,便是逐一去拜訪江東的文臣,爭取他們的支援。
第一個要拜訪的人物,當然是元老張昭,周瑜態度謙卑,耐心分析利弊,還不停向張昭討教。見事情已成定局,張昭也只能表示支援,一再強調當初反對也並非為一己之私,而是替主公和江東百姓著想,最後還留周瑜一起吃飯。
張昭是不折不扣的飽學之士,吃飯期間,周瑜提起了曹操要搭建銅雀臺,曹植作賦的事情,沒想到張昭一口否定,說曹植才氣逼人,他的詩詞歌賦情兼雅怨,又不失骨氣,自己爛熟於心,倒背如流,唯獨沒有這首《銅雀臺賦》。
周瑜疑惑的說道,許是最新作品,還沒有簽約上架,當然不會那麼早出版了。沒想到張昭強調說,銅雀臺尚未建成,只是曹操用來彰顯平頂四海的野心,此時他征戰在外,短期內是不會大興土木,惹來非議。
所以,至於這《銅雀臺賦》,必是謠傳!
周瑜鬱悶透頂,但是諸葛亮和王寶玉一唱一和,說的有鼻子有眼兒的,而且自己媳婦小喬和大姨子大喬在江東頗有些名氣,難保曹操那好色之徒惦記。
周瑜隨即又去看望了大學士顧雍,顧雍也對此持懷疑態度,雖然他不否認有曹植的存稿提前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