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踏入天虞山的人有多少,關於天虞山的傳說就有多少。這些傳說林林總總,簡直不可計數。而它們所描述的內容更是五花八門,玄而又玄,每一個讓人聽過以後,都能使人嘖嘖稱奇。
可是在這些傳說之中,真正接近天虞山真相的,幾乎沒有幾個。天虞山的真相,其實就是山就是路,一條通天之路。
天,指的是荒古。所以若是能夠當真走過全部的天虞山迴圈,便能夠一步登天,直上九霄而進入那神秘的荒古,成為荒古大神之中的一員。
只是,天虞山的迴圈到底有多少呢?是一萬座山,十萬座,還是百萬座?
其實都不是。天虞山的迴圈在登山人的心中,若是登山人的悟性夠,心念通達,一念而成真道,那這迴圈可能就只有一座。可若是登山人執著於世間的假象,那就算是億萬座山怕也不夠他走,不夠他悟。
天虞山的作用,就是悟。幫人悟,助人悟,讓人瞭解真道,領悟真道。這就是為什麼每一個人,哪怕是修為通天徹地的羅睺在踏入天虞山以後,也會被直接剝奪了全部的修為,徹底的成為一個凡人。
因為在真道的面前,眾生都是平等的,說得更確切一些,你是凝氣也好,是九源修士也罷,都是假象,沒有區別。所謂的凡和仙,也沒有絲毫的區別。
天虞山就是要剝奪所謂的仙力,讓人歸於平凡,讓人領悟平凡,知道心中所謂“仙”的無力和虛假,明悟所修煉所謂道法的虛妄,從而走向真實。
所以,其實在荒古世界之中,天虞山的真正名字是——
接引山!
古往今來,除了羅睺以外,從未聽過有人從天虞山回來。是因為這些人絕大部分都沒有成功領悟真道,執著於自己原本的修煉,最終死在了山中。卻也還有鳳毛麟角之輩,驚才豔豔,最終領悟真道,一步登天,踏入荒古,他們卻也不會回去了。
現在的桓因,自然已經徹底脫離了失敗者的群體,與山中的枯骨劃清了界限。他的優勢,在於他在踏足天虞山以前就已經接觸到了真道,這種機緣,九成九以上的人都不曾擁有過。
於是,或許桓因的悟性並不如那些純粹依靠自身悟性在天虞山中從不懂到懂的前輩。但他卻已經依靠著自己的機緣和最近數百年的努力接近了真道,也接近了他們,就要與他們為伍。
至少,桓因已經在天虞山中活下來了,這已是萬中無一。而活下來,幾乎就等於成功,難道不是嗎?
偏偏對於桓因來說,此事卻是否定的。
成於斯,敗於斯。桓因活下來,依靠的是他本就知道真道的存在,對真道有了一定的理解。而這個,卻恰恰成為了桓因登天之路的最大敗筆。
桓因知道了真道的存在,從而利用真道來踏破天虞山,他也確實做到了。只是,他在這麼做的同時,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把真道當做了方法,當做了一種被利用的工具,卻並非是目的。
天虞山真名接引山,是踏入荒古的道路。所以天虞山存在的真正意義,是希望讓入山的人感悟真道,明悟真道。真道對於天虞山而言,是目的,卻不是工具,不是手段,不是途徑。
所以,桓因一開始就錯了,大錯特錯。縱然他依舊可以借天虞山來感悟真道,卻永遠也不可能依靠此山直接到達彼岸,一步進入荒古。
錯的關鍵,就是桓因對真道的保留,對外界的執著。他每每觀摩真道畫面,都會有所剋制,始終不忘留戀外界,從來沒有真正的沉浸進去。如此,他自然可以隨時放棄真道,放棄天虞山,達到他不沉浸的目的,不會忘記自己還要拯救天界,還要奪得大位。卻不知道,這種放棄,恰恰同時也是放棄了一條真正的通天之路。
放棄,就在當下。
桓因本還可以繼續走,他只要堅持下去,荒古總會出現在他的面前。然而,當他漸入佳境的時候,他一直保持的剋制終究還是起到了作用。
桓因始終沒有忘記,事到如今自己踏入天虞山之中都已經過了幾百年之久,對於當初的約定,他早就已經失約了。
他從來都不想失約,也知道失約的嚴重性。奈何在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他的真道修為並不夠,無法踏破天虞山。所以,縱然他甚至是想要放棄,卻都身不由己,只能繼續感悟,力求尋得走出這裡的辦法。
而現在,他的真道造詣已經有了極為顯著的提升,天虞山已經再也難不住他。他也發現了,天虞山怕是也困不住他了。所以,他毅然決定放棄繼續。在他的心中,任何的感悟都沒有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