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郭駿手握重兵掌一洲大權,次一等的在地方也有著自己的差事,最差的就是封到地方上一點差使權力沒有,只能混吃等死了。
龍朔31年春,皇帝郭威動手了,一動手就是雷厲風行,這一天,幾道聖旨接連下出,皇四子郭孝封地貴州節縣,皇五子郭仁封蜀地寧縣,皇六子郭義封湘州懷縣,皇七子郭禮封江州沭縣,。。。。。。。。。。。一直到十皇子,。幾位皇子除了各有三千畝的土地其他的什麼都沒有。
受牽扯的官員達兩百多人,被賜死的有四十多人,抄家流放的七十多人,其餘全部罷官,剝奪功名,這場風波一直持續了近一個月的時間才算是平息下來,多少人心裡都在後怕。
幸虧是自己沒有參與,否則難有善終啊,魯國公府裡周旭對老父親的判斷是五體投地,同時心裡也是暗暗的害怕,凡是跟這幾位皇子有牽連的官員是一個沒跑,全都收拾了。
老閣老因為在皇帝那求了情所以只大兒子受了牽連,其他人沒事,連三爺郭忠心裡也是一陣的後怕,幸虧自己有個好內助,不然自己也會是他們的下場。
………………………………
第四十八章 還看今朝!!!!
幾位閣老沒有一個牽扯其中,幾個老國公們也是平平安安的,這天皇帝將郭駿給召進宮來,父子兩人在御書房內談話,王濤都出去了只有夫子二人,談了一陣的家常,皇帝郭威看著自己的二兒子,嘆了一聲氣說道“駿兒,你怪父皇嗎”。
皇帝郭威這句話說出來後,郭駿心裡酸酸的,有種想哭的感覺,自己在雲州辛辛苦苦這麼多年,感到一陣的委屈,郭駿很想說自己沒有怨氣,但是說不出來。
皇帝郭威看著郭駿說道“朕知道你的委屈,朕也是再三的思考這件事情,你多年來在雲州吃了不少苦,朕都知道,你對朕跟皇后孝順,對弟兄們有情義,提督雲州有一定的能力,然而,這個時期朕只能狠心的不選你,你不要怨恨怪朕,你的大局觀放在一洲之地沒有問題,全天下就不行了,跟朝臣打交道的手段不行,對外不夠狠毒,未來幾十年就是大晉同草原的戰爭,必須要分出勝負的,對於大草原方面朕也看的很透,但是,朕的身體撐不了幾年了,是朕對不起你”。
郭駿這時已經哭出來了哽咽的說道“父皇,你不要再說了,父皇,其實兒臣心裡明白,自己也細細的思考過這件事,自問也做不到父皇要求的那些,但是,兒臣唯一的擔心就是小十七心性不定,他會甘心束縛在這紫禁城嗎,兒臣是非常的擔心”。
這句話郭駿還真沒有說錯,郭興對於被束縛在紫禁城是極度的反感的,他的目標大家都知道,郭興會甘心受到束縛嗎,皇位還真的對郭興沒有吸引力,太子跟郭駿這哥倆以前就商議考慮過郭興的事,郭興一心的要遊歷天下【破碎虛空】,這事太子知道,郭駿也知道,皇帝更加的知道。
郭駿說完,皇帝郭威嘆了一聲氣說道“身為皇族人員隨時隨地的都要準備為江山犧牲,這事也由不得他,能讓他改變的只有親情,郭興所在意的無非也就是德妃,郭忠,郭駿,勉強加上朕吧,其他的他都沒放在心上”。
“朕如果跟他談話,他肯定會推舉你為帝自己去雲州,他對外族的恨意都不知道是哪來的,在雲州他肯定會同草原上打個不停,但是,僅憑一洲之力是對付不了草原的,到時朝廷就難辦了”皇帝直接說道。
郭駿的心裡也在分析著父皇說的話,自己在雲州守還沒有問題,但說要同草原人開戰,自己還沒有這個魄力,父皇這樣的分析不錯,再一個郭駿以前也參加過朝堂議事,對於朝臣的阻撓頭疼的很,小十七第一次議事據說就弄暈了十幾個反對的,其他人都沒意見了,這就比自己強,皇帝壓不住大臣是很危險的一件事。
郭興出關了,一身的武學進行了整理,京裡發生的事,郭興是看在眼裡,心裡是一陣的煩躁,難道自己真的要被束縛在這裡,心裡就是一嘆,要是自己不是知道仙道這回事當個皇帝也不錯的,但是自己既然開始了求道生涯就不能放棄。
那現在怎麼辦,頭疼的很,這時大內總管王濤來了,皇帝召見,王濤見到郭興那是恭敬的很,郭興接旨後就知道皇帝這是要跟自己攤牌了,嘆了一聲氣。跟著王濤想皇宮大內走去,一路上郭興的表情是看在眼裡,心裡明白,那個位置真的對這位爺沒什麼吸引力。
在皇帝的御書房內,郭興低著頭不說話,皇帝郭威看著郭興心裡想到,多少人為了那把椅子是斬情滅性,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到你這裡情況完全變了,根本就不把這把椅子放到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