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朱厚熜繼承了皇位而升級為皇陵,營建時間斷斷續續長達47年。
陳奉當時盜顯陵是經過精心策劃的,借顯陵在棗陽礦山旁邊的便利,以開礦作掩護,進行盜掘。知縣王之翰探知陳奉用心不良,進言阻攔,結果反遭陳奉的誣陷,遭逮捕。陳奉的盜墓成果輝煌,兩年之後離開湖廣時,搜刮來的金銀財寶貨物數以萬計,運載財寶的舟船首尾相連,長達數里。
為確保萬無一換,陳奉增派了大量士兵護衛。一個宦官敢盜掘當朝皇陵,當然這是得到了朱翊鈞的默許,不然陳奉的荒唐行為是不可能發生的。所以現在有人稱,朱翊鈞的定陵被“考古”掉,也是一種報應(參見《報應篇·明定陵三百年被掘遭報應之謎》)。
最尊貴的盜墓狂人乾隆
看中明陵建築材料——偷樑換柱
盜墓與一朝之君聯絡到一塊,或許不少人都可得覺得意外,這怎麼可能呢?但為了一己之利、出於壞人風水的考慮,皇帝也不能免俗,做起偷盜勾當,歷史上這樣的皇帝並不缺少。著名的乾隆皇帝,便幹過這種事情。
乾隆,名弘曆,是雍正皇帝的第四個兒子,雍正死後繼承大位,改元乾隆,為清朝第六任皇帝。在位60年,又當了3年太上皇,享年89歲,為中國封建帝王年壽最大的皇帝,自號“十全老人”。乾隆繼位時,大清王朝經過康熙,雍正兩代皇帝70多年的治理,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社會穩定,百姓安康,中國封建社會到他手裡出現了“康乾盛世”。
在中國盜墓史上,乾隆該算是權力最大、最尊貴的一位盜墓者了,其盜墓動機亦堪稱一奇。據說僅是為了盜取陵中的楠木大柱——偷樑換柱。
人物篇 歷史上的十二大盜墓狂人(10)
乾隆身份尊貴,其盜墓物件也不簡單,是前朝的帝王陵——“十三陵”。其公開理由頗討漢人喜歡——修葺明皇陵。與普通盜墓者的野蠻相比,乾隆的行為顯得文明。史載,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公元1785年——1787年),開始對明陵進行了一次較大規模的修葺,民間廣為流傳的“乾隆盜木”故事,就是這次修陵過程中發生的。
劉墉(劉羅鍋)、紀曉嵐等人聽說後,知道乾隆用意不良,是看上了明成祖朱棣長陵祾恩殿上的金絲楠木大柱,遂竭力勸阻,方得保住了長陵。但乾隆仍不死心,還是命人拆毀了明世宗朱厚熜永陵的大殿,換下該殿的楠木,用於建設自己裕陵(另有說他用)。
明永陵位於陽翠嶺南麓,是明朝第11位皇帝世宗朱厚熜及陳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寢。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破土動工,營建永陵花了10多年時間,規制僅次於長陵,與朱翊鈞的定陵不相上下,“但長陵規劃之心思不及也”。
當年建陵時,每月花費白銀不下於30萬兩。經過乾隆這次“修葺”,明永陵祾恩殿“變小”了。《大明會典》記載,祾恩殿原重簷7間,左右配殿各9間,恩門面闊5間,現代考古發現,讓乾隆“修葺”過的祾恩殿變為5間,恩門減為3間,柱網分佈也與舊制不同。看來,過去京城老百姓間流傳的“拆大改小十三陵”一說,並非空穴來風。雖然“乾隆盜陵木”為許多人否認,但明永陵祾恩殿“變小”了怎麼解釋?
皇帝都是”竊國大盜“,清朝皇帝確實也喜歡“做賊”。自順治皇帝始,多有拆毀明朝建築建陵修殿的記錄,據說都是因為看上了明朝建築所用的優質材料。但敢“盜陵”的,只有乾隆。
乾隆的裕陵後來也遭到盜掘,受盡凌辱,不知是不是一種巧合。
最現代的盜墓狂人孫殿英
天價贓物賄賂民國要人
在中國近、現代盜墓史上,盜墓之事也是層出不窮。特別是在民國初年出現的軍閥盜墓現象,加重了這股盜墓之風,形成新一輪盜墓高潮,孫殿英、王紹義等都盜過。其中,以孫殿盜掘清東陵為代表。
孫殿英,名魁元,字殿英,乳名金貴,人稱“孫老殿”,河南永城縣小馬牧集孫家莊人。孫殿英是土匪出身,雖然位至將軍,但大字不識一個;戰功沒有,賭技卻超群。盜墓時和身份是國民革命軍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因此後被譏為“盜墓將軍”。
孫殿英使用了破壞性極大、用於軍事用途的炸藥,不可謂不是最現代的盜墓狂人。孫殿英炸開慈禧的定東陵、乾隆的裕陵後,3天盜得寶物無數,僅從慈禧陵中盜得的兩個綠皮紅瓤、黑子白絲“翡翠西瓜”,估價在白銀500萬兩(詳見本書《厚葬篇·慈禧僅棺槨內陪葬值5000萬兩白銀》)。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