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多。根據媒體的報道:2004 年2 月,江西省都昌縣一對夫婦到東莞打工,將幼兒寄養在妻妹家中。他們走後僅10 天,孩子就因為沒人照料而從床上摔下來死亡。

2004 年6 月,湖北省黃梅縣一名上小學四年級的“留守”女孩因與奶奶頂嘴鬥氣,而被脾氣暴躁的奶奶用毛巾勒死。

2004 年12 月,江西一農婦不願照顧因父母出去打工而被寄養在自己家裡的外甥女,將棒棒糖抹毒把孩子毒死。

葉敬忠的課題組在對“留守兒童”的調查時發現,農民外出打工的生態週期與他們子女的教育培養週期形成了一個永遠沒有交匯點的平行線。外出打工的農民一般都是青壯年勞動力,而他們的子女這個時候正好處於小學或初中階段。他們外出打工原本是為了支付子女的教育費用,儘可能使他們接受更好的教育。然而青少年階段的孩子們更需要父母的關愛和指導。這個時期父母雙方甚至一方的缺席,都可能在孩子的人格成長上形成障礙。

子 墨:您見過的“留守兒童”,有沒有哪個孩子讓您印象特別深刻?葉敬忠:寧夏有一個兒童叫姚震剛,他說有一次自己生病了,他父親在離“留守兒童”引發的社會問題目前還未引起足夠關注留守兒童157 家四五十公里的地方打工,知道訊息後,馬上走著從工地回到村裡,回來以後沒說別的話,把他背到鄉里去看病,鄉里說看不了,他又揹著孩子走到縣裡去看。孩子說,那天父親特地給他買了好多好吃的,但是父親一點沒吃。我當時聽了這個事,特別能理解他父親的感受。他可能覺得特別對不起孩子,覺得自己出去打工把孩子留在家裡生病沒人管。外出打工的父母也是非常無奈的。

還有陝西省西鄉縣一個女孩。我們問她,父母外出打工給你帶來什麼變化?她沒說話,從家裡拿了一個小盒子出來,盒子一開啟,放著一根手指頭,特別恐怖。怎麼回事?原來她父母出去打工,爺爺奶奶看著她。她家有個地窖,裡面放著一個鍘草的鍘刀。她有一次自己跑下去玩,發生了事故。爺爺奶奶說,我們也沒辦法,不能每時每刻都看著她,以前跟她說過不要到地窖裡去,但是有時候很難要求孩子控制住自己。

課題組調查的河北省易縣坡倉鄉苑崗村,全村303 戶人家中有1/3 的家庭都有人外出打工。村裡有大半的孩子都是“留守兒童”。孩子們的父母大都在南方; 許多人為了節省往返路費,多賺些錢,一兩年不回家的情況十分普遍。

14 歲的姜偉文被父母送到苑崗村的姥爺家已經有6 年了; 爸爸媽媽靠在廣州賣大米供孩子上學; 日子過得十分艱難。在過去的6 年裡,姜偉文沒見過父母一面。他每週和父母唯一的聯絡是通一次電話。在孩子看來,親情是一種非常遙不可及的東西。

姜偉文:我看到很多孩子能在父母懷裡撒嬌,我很羨慕他們,自己也想在父母懷裡撒嬌。我們這兒有集市,天天能看見有的爸爸媽媽給孩子買東西,我也想有爸爸媽媽給我買東西,特別羨慕他們。

記 者:媽媽多長時間給你打一次電話?

姜偉文:一個星期吧。

記 者:都說什麼?

姜偉文:說說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我剛開始學習不怎麼好,我媽說我不爭氣。我哭了,我媽也哭了。

由於常年在外地流動工作,“留守兒童”的父母與“留守”子女溝通很少,而臨時監護人大多侷限於讓孩子吃飽穿暖之類的淺層關懷,無法盡到對孩子的教育責任。調查發現,有的孩子從未到過父母工作地,有的父母幾乎從不與孩子聯絡,的父母每月與孩子聯絡不足一次。

留守兒童(3)

子 墨:父母不在身邊,這些孩子跟家長怎麼交流?

葉敬忠:我們調查發現“留守兒童”跟父母溝通的主要方式是打電話。打電話佔到80%,但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一打能打很長時間。我們調查的50%左右的“留守兒童”跟父母通電話時間只有3分鐘。

子 墨:3分鐘時間,兒童能跟父母談什麼?

葉敬忠:孩子一般很關心父母在外的安全問題,父母從事的很多工作是不安全的,包括煤礦、建築行業等。學習情況啊,情緒方面啊,根本沒辦法交流。

交流需要時間,孩子有時在電話裡停頓一下,想一想怎麼把心裡話說出來,而留守兒童159 父母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以為孩子不說話,馬上就把電話掛了。另外還有費用問題,打長途電話需要錢。

子 墨:對於父母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