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2005年9 月,開發商向九龍坡區房管局提出要進行拆遷行政裁決,要求包括吳蘋家在內的七八戶人家限期搬遷。接到裁決後,這幾戶人家以吳蘋為代表找到房管局交涉。
吳 蘋:2005 年9 月6 號,開發商夥同房管局的人搞了一個錯誤的裁決。我們當時不知道這個裁決,他們把裁決放到我那個卷閘門的門縫下。我聽鄰居說,他們在你門縫下塞了一個東西。當時我還可以爬上去嘛, 就來掏, 把它掏出來了……當時我們被下裁決的七八戶人家都喊冤,說沒商量呢,怎麼下裁決? 9月12 日下午,我們幾十個人找到房管局局長,要他給個說法。局長說,我們有記錄。我說,請你拿出來看一下。他就拿出一份開發商和房管局搞拆遷的人一起偽造的協商記錄。我說,記錄明顯是偽造的,第一,沒有我們的簽字,第二,在什麼場合協商的,叫他來對質。我們去了幾十個,開發商來了十多個,房管局的人還叫來了很多警察什麼的。因為我們被下裁決的人有的想不通,要跳樓,當時撞破了頭。因此在事實面前,房管局長跟裁決科長商量了一下,當天下午終止了裁決。
子 墨:2006 年9 月,除吳蘋一家外的其餘7 戶居民相繼與開發商達成協議搬遷。為搶工期,開發商從此時起進場開挖地基,地基深坑中獨留楊家小樓,於是形成了極端對峙的景觀。吳蘋夫婦始終強調自己要求的只是原址還房,這個簡單的要求卻不能得到滿足。而開發商卻說,此事另有隱情。
吳 蘋:我的要求就是依照《重慶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37 條,在原拆遷範圍內進行安置,按照產權證上的面積219 平方米還房給我。按照用途還給我,是什麼用途就還什麼用途,是多大面積就還多大面積,一樓還一樓,二樓還二樓。按照法規規定,該補多少補多少,左右一點均可,就這樣。
王 偉:根據規劃情況,舊房拆除了,新建專案和舊房肯定有很大差距,顯然我們無法滿足她的還房要求。如果說細一點,她講要什麼原位置、原方向,
這種要求怎麼來的呢?因為幾十年前她祖上修房的時候請了風水先生來看陰陽,涉及風水問題,所以她主張還房,否則對她很不好。
按照《重慶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被拆遷人可以選擇實物補償和現金補償。據王偉介紹,此間雙方也曾討論過貨幣安置方案。按照第三方機構的評估,楊家小樓屬商業用房,一層以每平方米18841 元計算,二層以每平方米3785 元計算,共計219 平方米的面積,可得補償款約為247 萬。但是雙方的談判始終沒有結果。
王 偉:根據拆遷安置方案,我們找她談過,說能不能變成貨幣安置方案,我們不妨充分協商。她從來沒有提過具體的多少錢,從來沒有說過。她講,你們大膽往上報,報到我認為合適的時候,我叫停,然後我們馬上成交。很顯然,這樣的要求是我們公司不能允許的。 。。
最牛“釘子戶”(3)
2006 年9 月14 日,吳蘋和開發商第一次進行面對面的協商。吳蘋說,在這一天,她發現開發商提供的拆遷許可證已經失效。王偉說,吳蘋在協商中並未過多涉及拆遷許可證問題,而是向他們提出了總計高達600 萬的賠償要求。
吳 蘋:我看出他們那個拆遷許可證已經失效,有效期是在2004年10月。我說,現在2006年,過了兩年了,還有效嗎?他說,我不知道,你去問發證單位。就是我們九龍坡區房管局。我當時在四樓,就下到三樓找房管局拆遷科科長任忠萍。我說,任科長,他那個拆遷許可證還有效嗎?她說,我不好回答你。我說,你們發的,怎麼不好回答,只要有效合法,你就給我籤4個字“有效合法”,簽上你的名字,蓋上章子,我就認了。她說,我不敢。
王 偉:那次談話是有書面記錄的。她說,1993年南隆公司拿到了開發權了,來現場做了什麼勘察、摸底,影響了她的生意。南隆公司從1993年到2004年8月動遷之前,應該依法賠償,一共138個月,每個月3萬元,共計414萬。其次,後來的智潤公司2004年加入動遷,也影響了她的經營,也應該最牛“釘子戶”
賠償,從2004 年到2006 年9 月份共計賠償107 萬。完了之後,她又提出了她房子裡有幾百雙鞋,有什麼地毯,一共價值12 萬,房子裝修價值18 萬。又提出和隔壁房共用的那個共牆是她的,應該按照評估價計算。共牆是什麼概念?
就是老房子兩家人共用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