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多此一舉鋪設什麼軌道馬車魯國國內目前的道路情況,足以應付大多數的事。
至於來自秦國的渭陽君嬴華等人,來自楚國的平輿君熊琥,以及來自衛國的公子瑜,他們則是驚羨多過對這種軌道馬車的需求說白了,他們不是沒有需求,而是他們很清楚,似魏國這般於全國境內鋪設軌道馬車,必定會消耗許多人力物力,而這份消耗,未見得是秦、楚、衛三國能負擔得起的。
或者說,他們更傾向於將這份財力投在其他方面。
就比如衛國,這個國家甚至至今都還未籌建騎兵,又如何捨得將上好的戰馬用來拉乘馬車呢?畢竟衛國可不像如今的魏國這般,手握著三川、河西、河套三塊適合放牧戰馬的天然牧場。
冶城距離小黃縣,直線距離大概在八十里左右,在平時徒步的情況下,這可能是需要一兩天急行趕路才能到達的距離,但是憑藉著軌道馬車,他們卻在短短三個時辰就從冶城抵達了小黃縣。
這等高速,讓各國使者們暗暗心驚,同時也讓韓將暴鳶終於確實瞭解了一樁真相回想兩年前的魏韓之爭,魏國與韓國同樣是於三個戰場同時開展,然而,韓國方面的後勤糧草,總是沒有魏軍來得那樣及時,甚至是準時。
當時韓國的將領與公卿們暗自猜測,認為魏國可能是徵用了大量的民夫,這才保證了幾處戰場上多達四十萬魏**隊對糧草的需求。
直到此時此刻,在親眼目睹、親身體會軌道馬車的便捷與快速後,韓將暴鳶這才明白其中的緣由。
為此,暴鳶憂心忡忡。
要知道,韓國目前抗拒魏國的唯一底氣,就在於韓國的國土縱深讓魏國投鼠忌器:即魏國沒有把握在短時間內覆滅韓國,生怕這場戰爭一旦陷入泥潭,會讓楚國趁機壯大,取代魏國目前的地位。
而這種軌道馬車的存在,是否能增強魏國對韓國的進攻力度呢?
平心而論,魏國的戰爭模式與楚國稍有類似,皆有點前期兇猛、後期疲軟的意思,然而區別在於,楚國是習慣動用大規模的兵力,導致後期糧草難以支撐;而魏國呢,則是軍隊的進軍速度遠遠超過後勤部隊運輸糧草的速度,尤其是在面對國土縱深的韓國與楚國的情況下前線軍隊缺糧,縱使魏卒再勇悍也是白搭是不是?
然而這種軌道馬車,卻大幅度提高了魏國向前線軍隊運輸糧草的速度。
韓將暴鳶忍不住幻想:倘若魏國一邊派軍隊攻打他韓國,一邊在攻陷的韓土上鋪設軌道馬車,使魏國本土能將糧草源源不斷地運往前線,在這種情況下,他韓國將如何招架魏國?
幾乎是很難招架的。
尤其是在親眼目睹魏國在打造戰爭兵器方面的造詣,親眼看到魏國的投石車與弩炮在短短半個時辰內就將一堵絕不亞於邯鄲、薊城等地城牆的高牆轟塌之後,暴鳶心中就愈發忌憚。
將希望寄託於魏國放棄攻略他韓國,這是非常愚蠢的想法。
暴鳶自然不會對此抱持什麼奢望,他相信,倘若魏國有足夠的力量吞併他韓國,魏國那位年輕的君王,相信絕不會手下留情反過來說其實也是一樣。
因此,想要抵禦魏國的進攻,還得他們韓人自己發憤圖強、勵精圖治,訓練更出色計程車卒,打造更優秀的戰爭兵器。
在這些各國使者中,最最淡定的莫過於越國的使者吳起。
在吳起看來,魏國強盛固然強盛,但對他越國卻未見得能造成什麼威脅,畢竟兩國相隔的距離實在太遙遠了,更何況吳越之地地形複雜荒涼,不熟悉當地環境的中原軍隊,踏足那塊土地,其結局無非就是跟進犯越國的楚軍一個下場罷了。
當日傍晚前,趙弘潤一行人便抵達了小黃縣。
此時,小黃縣的縣令烏領著一大堆人,早早在城外的試驗田等候趙弘潤等人的來到。
顯然,這些人早已是得知了訊息。
烏,乃是趙潤六哥趙昭的母親烏貴嬪的堂弟,今年大概四十來歲,能力一般,但克己勤勉,因此在前年的時候,當前任小黃縣縣令調職之後,他經冶造總署的署長王甫舉薦,被朝廷任命為小黃縣的縣令。
雖然因為去留的關係,前段日子趙潤與六哥趙昭鬧得很不開心,並且曾經作為趙潤與烏氏一門之間關係紐帶的烏貴嬪,最近亦被趙昭接往了齊國,但這兩件事,並未影響趙潤與小黃縣烏氏一門的關係。
說到底,以趙潤今時今日的地位,他根本無需在藉助外力,反而是似烏氏一族這些地方豪族,希望攀上這根高枝。
本來,趙弘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