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登湖 第一章(1)
經濟篇:我的簡樸生活
在馬薩諸塞州康科德鎮瓦爾登湖畔的小木屋裡,我完成了本書的大部分文字。當時,我孤身一人在森林裡生活。我的木屋是我親手建造的,在它周圍一英里內沒有其他人類居住。依靠自己的雙手,我一個人獨自在湖邊生活了兩年又兩個月。現在,我又成了文明世界裡的居民了。
我並不想冒犯讀者,把個人的私事隨便寫出來糊弄人,只是,由於鎮上的居民經常性地打聽我的生活細節,為尊敬起見,不得不做一些旁述說明。有些人覺得我的生活方式怪癖,不合常理,但是我不這樣認為,考慮當時具體情況和我個人的境遇,我覺得理由充足完備,甚至算得上是合情合理。有人問我吃什麼,寂寞嗎,害怕嗎,等等;有些家道殷厚的人想了解,我捐贈給慈善機構多少錢;還有一些專注於慈善事業的人,則想知道我到底領養了幾個不幸的孩子。對於這些問題,很多答案散落本書之中。至於那些對我不是很感興趣的讀者,我只能說抱歉了。
很多書都不喜歡用第一人稱,但是我在這本書裡使用這個稱謂。這也是本書的一個顯著的特點——“我”字用得特別多。其實,人類所有的語句都是使用第一人稱的,但是人們經常忘記了這一點。
如果我瞭解別人像瞭解自己一樣深刻明瞭,那我就不會總是把自己作為談論的主題了。不過可惜我閱歷太淺,所以我的文字不可避免會更多地在個人這個主題中發揮。而且,我還有一個請求,每一位作家都應該用簡略、誠實的方式描述自己的生活,而不是總說一些道聽途說的事情,他們的寫作,應該像他從遠方給親人寄信那樣誠懇而又簡潔:假如一個人真誠地生活,他肯定是住在遙遠的地方。
本書可能比較適合於清寒的學生。當然其他的讀者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來閱讀本書。沒有人會勉強自己,只有合適的衣服才有用處。這本書中的內容,和中國人或者三威治理群島的居民是沒有什麼關係的,這本書的讀者就是你們這些生活在新英格蘭的居民,我所描述的就是你們生活的環境。你們在這種環境中生活,你們是否有必要繼續這樣糟糕地生活下去,以及有沒有可以改善的餘地。
我在康科德的時候到過很多地方——商店、辦公樓、田野,我覺得居民們用無數的奇異的方式在苦行和贖罪。聽說,印度婆羅門教徒坐在火焰中,兩眼望著太陽,頭向下倒掛在火焰的上方,或者扭頭去看天空,這樣“直到他們根本不能復原,而且因為脖子扭曲著,只有液體才能流進胃裡”。他們用鏈條把自己鎖在樹下,或者像毛毛蟲那樣,用自己的身體去丈量整個帝國的土地,或者單腳立在木樁上。這些苦行使人恐懼,真令人難以置信!但是,我每天目睹的一切則是更恐懼、更難以置信的。比起我鄰居們的苦役,即使赫克利斯的12件苦役也是微不足道的。因為他只有12件苦差,完成了就結束了。我從來沒有見過我的鄰居殺死或捕獲什麼怪獸,或者做完某種具體的苦役,他們也沒有依俄拉斯這樣的朋友,會用一塊紅烙鐵烙掉九頭蛇的頭的根部,因為砍是沒有用的,一隻砍掉了,另兩隻頭又會長出來。
我看見青年們,我的同胞,他們繼承了農莊、房屋、穀倉、牲畜和農具——所有這些不幸的根源,這些東西得來輕鬆,擺脫卻很難。也許,讓他們生在無人的草原上,由一隻狼作為他們的母親,大概更好一些。至少,這樣可以讓他們清楚地認識到他們是在什麼樣的田野上辛勤工作;使他們成為土地的奴隸的主謀是誰;為什麼別人都必須屈辱地生活,而他卻可以享受60英畝的土地呢;為什麼他們生下來就要自掘墳墓。他們要像人那樣幸福地生活,就必須推翻這一切東西。我看到,有許多不幸的靈魂即將被生活壓垮。他們在生活的道路上爬行,推動那從未打掃過的奧吉厄斯牛圈、100英畝的土地、耕地、割草、放牧、護林!另一些沒有繼承產業的年青人,他們沒有這種負擔,但是他們同樣為自己的幾立方英尺的身軀努力操勞、拼命做事。
瓦爾登湖 第一章(2)
人們是在大的錯誤前提下工作啊!人的健壯俊美的身體,一大半馬上就會牛犁耕化進泥土、成為肥料。一本古書上說,人的命運,被一種神秘的,名叫“必然”的事物所支配著,人活著時積攢的財富,最終結局就是蟲咬、蝕鏽,當然還有小偷的光顧。只有愚蠢的人才想要這種生活方式。這些愚蠢的人,要是他活著的時候還不明白,臨終之時也一定會明白。據說,丟卡利翁和皮拉用把石頭從頭頂扔向身後的方式創造了人類,有詩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