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派人仔細搜尋茹縣令的住所,不僅在住所中搜出了幾十把大島國的弓弩,還搜出了茹縣令採購弓弩的賬本以及他與大島國來往的信件。
當這些證據擺在茹縣令面前的時候,他連連叫屈,說這是栽贓陷害,他從來都沒有做過這些事情。
這個時候,他也想明白,定然是鄭有德在害他。
弓弩、賬本、信件都是鄭有德暗中藏在他家裡的,是他故意陷害他。
或者說,做這些事的人是鄭有德,他為了脫身栽贓他。
茹縣令一直喊冤,然而他拿不出證據證明自己是冤枉的。
長明縣百姓聽說太子來替他們伸張正義了,紛紛往縣衙聚集,陳述茹縣令的罪狀,讓太子將茹縣令就地正法。
因為茹縣令牽涉到了大島國,太子想要從他嘴裡問出更多的東西,所以,他想把茹縣令帶回京城仔細審問。
不知是誰走漏了茹縣令和太子的關係,導致百姓認為太子想要包庇茹縣令這個親戚,所以不願將他就地正法。
甚至還有傳言說太子把茹縣令帶回京城是為了保護茹縣令,等到了京城他就會把茹縣令放了,然後再給他安排一個新的官職。
百姓們本就對茹縣令恨之入骨,加上擔心茹縣令會回來報復他們,所以,對太子把茹縣令帶回京的事格外排斥,他們也逐漸對太子生出了不滿。
大家把縣衙圍了起來,並且用靜坐的方式抗議。
縣衙裡,太子面容嚴肅,他坐在主位,下面坐著坤王、趙清妍、石磊、白如風、如月和狗剩。
他看向了狗剩,“周樹村,你把你打聽到的情況跟我們說說。”
周樹村是狗剩的真名。
狗剩見長明縣的百姓對太子有誤會,鬧了起來,立馬去勸說百姓,但卻被人說他已經被太子收買,與長明縣的百姓不是一條心了。
狗剩的家人都是被茹縣令害死的,長明縣的百姓都是知道的,他們怎麼會認為他會包庇茹縣令?
狗剩覺得這裡面有問題。
於是,他暗中調查,發現有人在百姓中煽風點火,挑撥矛盾,誘導百姓和太子對立。
他查到挑撥離間的是長明縣的幾個潑皮,就告訴瞭如月,如月帶著人把那幾個潑皮給抓了,審問之後,他們說是有人給了他們錢,讓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逼著太子殺了茹縣令。
若這樣了太子還不殺茹縣令,就繼續挑撥,讓百姓與太子的人發生衝突,激起民變,趁亂殺了茹縣令。
潑皮們覺得這件事的主要目的是殺茹縣令這個狗官,而且還有錢可以拿,就答應了。
於是,他們就四處煽動百姓,逼著太子把茹縣令斬殺。
狗剩將自己所瞭解的情況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而後對太子道:“草民知道太子殿下不會包庇茹縣令,您把他帶回京城也只是想將他勾結大島國刺殺您的事查清楚,必要的時候拉他出來當證人,證明大島國曾對您不利。只是,外面的鄉親們不知道您的謀劃,他們對茹縣令恨之入骨,只想讓他死在長明縣。”
狗剩理解太子,從大局出發,其實應該先留著茹縣令的命,但是,從他個人出發,他恨不得現在就將茹縣令千刀萬剮,用他的鮮血祭奠他的父母以及爺爺。
坤王擔憂道:“現在群情激奮,茹縣令若是不死,只怕我們很難走出長明縣。”他提議道:“要不直接殺了吧!”
茹縣令勾結大島國的事暫時還沒有查實,但他剝削長明縣百姓,草菅人命是事實,就這些罪行就夠砍他的頭了。
當然他們也可以嚴懲帶頭之人,用他們的鮮血開路,帶走茹縣令,但坤王和太子都不是那樣的人。他們不願對這些可憐的百姓下手。
坤王見太子沒表態,不由道:“皇兄,你不會顧念與他的親戚關係就想對他從輕發落吧?這是不行的!他這樣的狗官就該死,不然會動搖國家社稷。”
百姓們若是被壓迫得太慘和太久,他們是會暴起反抗的。一旦出現了一個敢帶頭的人,他們就會揭竿起義。
狗剩心中一顫,他滿臉擔憂,他現在也擔心太子會對茹縣令手下留情。
太子用無語的眼神看了坤王一眼,然後道:“最近很火的小說《西遊記》你們都看過吧?孫悟空離開的時候為何菩提老祖不讓孫悟空在外面說他是他的弟子?”
坤王不明白太子怎麼突然說到小說話本了,他若有所思,然後道:“大概是他覺得孫悟空是個頑候,擔心他下山後闖禍連累到他,這才不讓他提自己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