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清妍柔聲道:“你是土生土長的大龍國人,正常情況下,你就算是要通敵賣國也不會幫著大島國滅了大龍國,你會這樣做,一定是因為你對大龍國充滿了恨意,我想知道究竟是什麼讓你對大龍國心灰意冷了。”
趙清妍從底層來,所以,她非常瞭解底層百姓的生活,也瞭解他們。這些百姓可能會因為生活不如意對朝廷生出不滿,但他們最多也只是想著揭竿而起推翻朝廷的統治,由自己建立新的秩序,絕對不會允許外敵入侵,幫著外敵滅了自己的國家。
甚至,在外敵入侵的時候他們會放下內部矛盾,一直對外,抵禦外敵。
鄭有德本來不打算說的,但遇到了一個理解他的,他便講起了自己的故事。
鄭有德自小家貧,爺爺奶奶病死了,母親餓死了,父親去山裡打獵被野豬咬死了,他家裡就剩下他一人,村裡人看他可憐,偶爾會把自己家省下來的口糧分一點給他,可以說,他是吃百家飯長大的。
他對自己村的村民非常感激,發誓日後要出人頭地,讓村裡人過上好日子。
十二年前,成王反叛,反叛軍氣勢如虹,一路攻城掠地,打到了鄭有德所在的縣城。
村長聽說反叛軍打來了,當機立斷,帶著村民逃亡京城。
在村長看來,只有京城才是最安全的。
然而,當村長帶著村民千辛萬苦達到京城的時候,卻被官兵攔在了城門外,官兵說成王的反叛軍就跟在他們身後,若此時開城門放他們進城,反叛軍就會趁機攻城,京城就會失守。
不論村長和村民如何苦苦哀求,官兵就是不開城門。
最後,成王反叛軍追來,他們在城樓下玩起了射殺村民的遊戲,說只要官兵不開城門,他們就將村民一個個射殺。
最後,鄭家村的村民眼睜睜看著自己親人被射死,眼睜睜看著自己被射死,他們經歷了多重絕望,多重痛苦。
鄭有德也中了箭,只是,在他倒下之後,與他同時倒下的村長壓住了他,把他護在了身下,並且囑咐他一定要帶著全村的希望活下去。
而後,村長被亂箭射殺,他因為有村長保護,僥倖保住了性命。
不過,鄭家村就只活了他一人,他眼睜睜地看著那些養育了他的人一個個慘死在了他面前。
他們也是大龍國的子民,憑什麼那些官兵為了保護京城的人就不給他們開門?
憑什麼他們就要死?
哪怕官兵給他們開啟一個小縫隙,他們就能快速進入,就能保住性命,可是那些官兵沒有。他們沒有一人願意救他們。
鄭有德家的日子一直苦兮兮的,所以,他對朝廷本就有怨言,如今,又因為官兵見死不救,導致他們村的人全死絕了,他對朝廷恨之入骨。
當然,他也痛恨京城的人,官兵就是為了保護他們才不開城門的。
他熟悉的人都死了,大龍國已經沒有他在意的人了,所以,他無差別的痛恨大龍國每一個人。
他一直都想要找機會替自己村裡人報仇,可惜,他十分渺小,他什麼都做不了。
他聽說大島國一直騷擾大龍國沿海地區,想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於是偷偷上了商船,想要去大島國謀出路,跟著大島國滅了大龍國。
後來,那隻商船沉了,他被大島國的人救了,就趁機加入了大島國。
從那之後,他終於可以吃飽飯了,再也不用為每日的餐食發愁。
他接受大島國的培養,而後在大島國的支援下回到大龍國發展,表面上他是一個商人,實際上,他是細作,他在大龍國打探訊息,培養勢力,伺機而動。
這次算計的物件茹縣令是他精挑細選的,他想要利用茹縣令讓大龍國百姓對大龍國皇室失去信心。
現在,茹縣令的所作所為已經被他讓人改編成話本子到處傳播了,估計很快就可以傳遍全國。
趙清妍疑惑道:“既然你的目的是利用茹縣令損壞皇室聲望,那你為何又要誣陷茹縣令勾結大島國刺殺太子?”
茹縣令要殺太子,說明他跟太子不是一夥的,那麼茹縣令有問題,就不會連累太子。
鄭有德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他緩緩道:“你猜。”
趙清妍一腳就把他給踹飛了,她功夫比坤王好,力氣也比坤王大,所以,鄭有德這次飛了很遠,半天都站不起來。
他心中無比震驚,他沒想到趙清妍竟然這麼暴力,明明她剛剛好好好的,她剛剛還是那麼的理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