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李雲彬認為老人年輕的時候為俞中府做了貢獻,況且家裡的孩子都是他們拉扯大的,他們應該得到孩子的供養,應該得到俞中府的優待,俞中府不僅不能把他們送進山裡,還應該給他們一些福利,幫助他們過上好的生活。
林將軍與他意見相悖,兩人激烈的吵了起來,後來,世子見李雲彬冥頑不靈,又要強行把一個老人送進山裡,他便拔劍刺死了林將軍,救下了老人。
林將軍的部下見自己的主帥被殺了,立馬就把李雲彬控制了起來。
他們本來是打算直接殺了李雲彬替林將軍報仇的,但李雲彬身份特殊,他是瑞親王的兒子,是皇上的親侄子,他們不敢殺他,暫時把他關了起來。
之後,李雲彬逃了出去,他本來要逃往自己父親的封地的,但在即將出俞中府的時候被抓了。
一個老人為了五十萬賞錢,把他的行蹤告訴了林將軍的人,導致他被林家軍抓獲了。
李雲彬怎麼都想不通,一個四十九歲的老人為何會為了五十萬舉報他。
難道他就不怕他五十歲的時候被抓起來扔進山裡?
還是說,他覺得得到了五十萬賞錢,可以花十萬交贖金,而後拿著剩下的四十萬在外面瀟灑度日?
可是,他有沒有想過其他老人到了五十歲,又交不起贖金要怎麼辦?
要知道,俞中府一年就有五萬老人被扔進大山,那可是五萬條人命!
李雲彬有背景,林將軍也有背景,林將軍是丞相的嫡長子。
丞相得知自己的長子被人殺了,一定要一個交代,他便求了皇上,讓人把李雲彬押到京城審問,給他和林家軍一個交代。
若不是顧慮到李雲彬的身份,丞相都想派人在路上暗殺他。
李雲彬刺殺林將軍的行為得到了俞中府很多人,尤其是接近五十的老人的支援。
這些老人認為李雲彬是在為民除害,他不應該被抓起來,所以,他們跟隨著李雲彬進了京,想要求皇上對李雲彬網開一面。
這其中也還是有年輕人,這些都是特別有孝心的,他們不願看到自己的爺奶、父母被扔進深山處決,他們支援李雲彬。
還有的年輕人是失去了親人,他們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家的長輩被抓進深山,無能為力,終日活在煎熬中,他們想要替自己爺奶、父母報仇,他們殺不了林將軍,但李雲彬做到了,在他們心中,李雲彬是英雄,他們不能讓英雄受到不公的待遇,所以,也跟著押送隊伍進京了。
本來,這些人在路上的時候就想要幫助李雲彬逃跑的,但李雲彬怕連累他們,沒有逃。
皇上得知這件事之後,很是頭痛,先不論對錯,一邊是自己的親侄子,另一邊是位高權重的林丞相,他挺為難的。
從私心上講,他當然是想要保自己侄子的;從公正的角度來講,大龍國是重視孝道,正常情況下是絕對不允許百姓棄養自己年邁的父母的,更不允許官方的人把年邁的老人抓起來扔進山裡讓他們自生自滅。
林將軍的所作所為往大了說是罔顧人倫,是在草菅人命,是在殘害無辜。這兩年他手上少說沾染了十萬無辜百姓的命,李雲彬只是一劍殺了他,沒將他千刀萬剮已經算是對他仁慈了。
皇上也是支援李雲彬的做法的。
但林將軍是林相嫡長子,他們出自世家大族,林相是權臣,林將軍手握重兵,林家和林家軍都想要一個說法,皇上不給不行。
現在,大龍國正在與大島國打仗,國內不能亂。
皇上再也不想十二年前的內亂再上演一遍。
現在,他處置李雲彬是不對的,不處置又是不行的。
皇上讓羽林衛把李雲彬看管了起來,並囑咐羽林衛照看好隨同李雲彬一起進京的百姓,防止出現不可控的情況。
石磊剛與花嫣然成親,婚假都沒休完就急忙當差去了。
好在,花嫣然並不怪他,反而幫著他一起安頓俞中府的百姓。
兩人配合得很默契,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
林相聯合朝臣向皇上施壓,說俞中府老齡化嚴重,情況特殊,特殊情況就該用特殊手段,他們為林將軍辯解,認為他的所作所為放在俞中府是沒有問題的。
他們還把俞中府這兩年的發展情況與之前的進行了對比,得出了俞中府新生人口快速增加,經濟發展很快,百姓現在的生活比之前好的結論,他們又以此結論來證明林將軍的決策是正確的。
人老了身體就容易出毛病,不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