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任公安局長不敢得罪她們這些“無冕之王”,把訂閱任務分攤給各基層所隊,整個公安局才多少民警,平均下來一人三四份,何況也沒那麼多經費。
結果基層所隊再把任務分攤給基層民警,民警再分攤給轄區的單位乃至個人。民警怨聲載道,群眾也怨聲載道,嚴重影響公安形象。
敲詐勒索,居然敲詐到公安局來了!
韓博一肚子不快,不過對她倒不是特別反感。這不是個人的事,也不光貴省有,這涉及到單位利益、部門利益,是一件很麻煩很頭疼的事。
韓博裝著沒看見一般,接著道:“同志們,其實快樂工作人人都能做到,只要你誠信待人,勤勉工作,豁達處事,就能夠快樂工作每一天。要學會心理調節,保持一種自然平和的心態,將工作當做是享受,而不是包袱。
要學會科學工作,工作時要有計劃按步驟,要全神貫注、勤勉務實、優質保量,工作不留‘尾巴’,辦事不留‘後遺症’,讓自己滿意,不形成新的心理負擔,這樣就能做到輕鬆生活、快樂工作,否則工作沒幹好,內心常牽掛,是不會快樂的。
要學會‘知足、知不足’,常言道‘知足者常樂’,我們要‘對生活知足,對工作知不足,對學習永遠不知足’,輕輕鬆鬆生活,認認真真學習,老老實實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快快樂樂工作。
要學會換位思考,與農民比苦樂、與窯工比艱辛、與先烈比奉獻、與下崗職工比待遇,如此換位一比,你就會覺得當警察還是很幸福的,儘管我們平時工作累是累點、苦是苦點,但苦中有樂……”
同樣一番話,同樣一個道理,由誰說出來,在什麼時機說出來,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姜文利當公安局長時,一年發兩次工資,還不是足額髮放。
他出門坐小車,天天泡在飯店裡,跟飯都吃不上、日子都過不下去的基層民警,冠冕堂皇的大談特談“快樂”、“知足”,想想就諷刺。
政法委書記範金福兼任公安局長時,經費比之前稍稍寬鬆一些,但也只是寬鬆一些,工資依然無法按時足額髮放。
臺上這位就不一樣了,一上任就叫停辦公樓重建專案,開源節流,緊縮一切不必要的開支。先補發工資、獎金,再補發警服,緊接著成立工作專班集中清理各基層所隊債務,甚至給派出所、刑警隊劃撥一百多萬辦案經費,這在之前是不敢想象的。
一些被“發配”或屁股不乾淨的人,覺得他是在講大道理,在唱高調。但大多中層幹部卻覺得他的話有一定道理,公安再苦能有礦工苦,應該知足。
韓博頓了頓,話鋒一轉:“同志們,不管作為局領導還是基層所隊領導,我們都要為每個民警履行職責創造良好的外在環境,切實將‘有為’與‘有位’有機銜接,讓工作出色的人能夠獲得組織認可、同事讚許、社會回饋。
我想,如果建立起這種環境,一定能讓所有人感受到成功就會受到鼓勵、褒獎,就會享受真正的快樂,落後就會受到批評、鞭策,進而逐步形成一種上下互動、良性迴圈的格局。
同時,作為組織上和領導者還要能夠知人善任,儘可能地把組織需要與個人志趣、把實現組織的目標與發揮個人的特長有機結合起來,讓民警幹自己最願意做和最擅長做的事,這是實現有限警力資源社會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徑。
畢竟作為人啊,誰不想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但有時苦於‘生不逢時’,有時苦於‘懷才不遇’,而一旦有了適合自己發揮的舞臺,自然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內生動力,不僅能夠為工作作出更大貢獻,而且能夠讓領導、讓自己享受那遊刃有餘、駕輕就熟的成就感……”
這個局長有點水平,居然不看講稿,滔滔不絕講了一個多小時。
姚潔一會兒走過來看看,站累了再回接待室坐會兒,一直等到中午11點半,會議結束才找到跟韓博說話的機會。
“韓局長,我姚潔,您還記得我麼,我們一起坐過飛機的,您還幫我提過行李。”
“姚記者這麼漂亮,怎麼可能忘。正式認識一下,韓博,歡迎姚記者來我們雨山公安局採訪。”
“韓局長真會開玩笑,我哪裡算漂亮,剛才在外面聽局裡人說您愛人才漂亮呢。”
“誰說的,她又沒來過局裡。”韓博側身做了個請的姿勢,把她迎進辦公室。
姚潔四處看看局長辦公室環境,抱著小包坐下笑道:“誰說的要保密,不然您批評人家,我不成打小報告的了。”
“只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