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孩子,本性卻不壞。見到長輩倒也知道請安叫人,見到和他父親同樣都是讀書人的張致和更是萬分的尊敬。
在家中如同眾星拱月,可是到了安家,卻根本沒人甩他。他不知道,安家看似小孩子多,可安木不是孩子啊,從來沒有那個精力去容忍他去逗他。再加上張致和又是一個君子,自然認為縣令娘子既然把郭維託付給了自己,他就有了權力管教郭維,他是怎麼對安木大郎的就是怎麼對郭維,一點也不加以辭色。
郭維為什麼能容忍安木不甩他,其實很簡單,就因為他的母親曾當著他的面誇過安木。再加上安木沒有他大,思前想後,不能落一個欺負小孩子的壞名聲。可是芸娘和慶哥就不同了,一來是年齡都比他大,二來是他的母親根本就不在意他們的母親。所以,潛意識中他也從來不認為自己需要尊敬這倆人,見到他們和自己搶食,立刻恨上了他們。
有的時候,小孩子的喜怒,真的就是毫無道理,毫完理由的。
熱熱鬧鬧的吃完了夕食,古娘子又陪著安木說了會話。特意將郭維誇獎了一番,又將自己繡的小荷包送給郭維做禮物。郭維面無表情的點點頭,身後站著的婆子急忙上前一步將荷包接到手,至於以後這個荷包以後的下場,估計多半是歸了這個婆子所有。
古娘子不以為忤,卻認為這是世家哥兒應有的氣度,讓慶哥在這裡陪著郭維玩,她則是帶著芸娘走了。
安木看到古娘子心滿意足的走出了屋子,心裡暗自搖頭。古娘子只知道縣令娘子認了安木做晚輩,以後兩家就可以常來常往。卻不知道自家和縣令娘子之間差了十萬八千里。除非將來大郎中了進士授了官。否則就是再巴結也巴結不上。她可不認為縣令娘子走時說的那句以後會報答安家就是真話,估計多半是臨時起意。
反正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