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等他長大,也就是一個做長工的命。
然而,胸懷寬廣的沈萬三不甘如此,他總是覺得,別的人為什麼能夠良田千畝,金銀滿屋,而自己就一定要給別人做活,甘於貧賤,碌碌無為的活一輩子。於是,他決定成為一個商人,起初的目標,只是讓自己過的更好,他偷了家裡僅有的一兩銀子,在南方低價夠進了一批草帽,帶到北方販賣。因為南北貨物的差價很大,草帽在南方便宜,過了長江,便要貴上許多,起碼要翻上五倍。北方的草帽雖貴,可他不知道的是,南方的雨水多,北方的雨水少。偏偏又趕上大旱之年,拉過去的草帽,一頂未賣不說,連吃飯都沒了著落。
餓了兩天的沈萬三,終於趕上有富戶施粥,可這時的他,身處長物不說,連吃飯的碗都沒有。想要領粥,都沒傢什領。這個時候,有位老嫗,給了他一個破瓦盆,沈萬三就用這個瓦盆,討到了粥,方苟延殘喘下來。
接下來,他去找了一份工作,做了一個月後,拿了工錢,又在北方進了些便宜貨,拿到江南販賣。他這次成功了,賺到了十倍的受益,從此以後,他的商途明亮起來,南北販賣,越賺越多。
在他取得一定成績的時候,黃河遭災,天下大『亂』,白蓮教的劉福通、韓山童以“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為口號,開始反元起義。兵荒馬『亂』之年,經商更為艱難,還時不時的會遭遇搶劫。這個年頭,不管是***兵,還是起義軍,都和土匪差不多,沒糧食了就搶,沒有軍餉了也搶,什麼都不缺的時候,有時也搶。不是強盜的都搶,那些落草為寇的更是要搶,出去販貨,趕上倒黴,血本無歸不說,搞不好連小命也要搭上。
大『亂』之時,糧食緊俏,特別搶手,不趁這時候發財,還等什麼。所以沈萬三到湖廣進糧,準備到賺上一筆,眼下的他,已經有了不少護衛,普通的蟊賊,也不敢搶他,可結果遇到打了敗仗的***兵,正好缺少糧草。這些***兵打不過起義軍,還打不過你這兩個人麼,是二話不說,動手就搶。沈萬三也顧不得糧食,是倉皇逃命,他被搶的地方,便是這雲夢縣郊外。沈萬三一口氣跑到一個『亂』葬崗,見沒有追兵,才鬆了口氣,他膽子也大,跑累了,就找了塊墓碑坐下,說來也巧,那個墓碑竟然是個機關,坐上之後,地上『露』出一條暗道,他沒有準備,就這麼滑了下去。
下去之後,他才知此處,到底是個什麼地方。
第二十七章聚寶盆
第二十七章聚寶盆,到網址
………【第二十八章 南宮兄弟】………
第二十八章南宮兄弟
沈萬三在跌入地道之後,才發現這裡別有洞天,簡直可以說是門戶林立,和一個地宮沒有什麼區別。這地宮是何人所建,起初沈萬三也不知道,但經過一天的『摸』索,他便有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地宮裡有許多石室,裡面堆放著大批的金銀珠寶,以及兵器、鎧甲。這兵器可不少,種類也多,什麼刀槍劍戟,弓弩盾牌全都齊備。就憑著這些裝備,起碼可以組建一支強大的軍隊。找到這麼多好東西,沈萬三當然不會客氣,不過現在人出不去,他只得去找出口。沈萬三的才智那是毋庸置疑的,沒用他就,他就找到了出路,離開之後,沒過多久,又帶人前來,搬走這裡的武器和金銀財寶。沈老闆雖然是生意人,但這年頭,兵荒馬『亂』的,自保的武裝還是要有的。反正都找出如此多的金銀珠寶,就犯不上賣這些兵器了。
這地宮裡的機關,有的好找,有的難尋,再次下來,沈萬三經過認真的檢視,最後找到了六個出口,並找到了這間石室。這六個出口的位置,沈萬三簡單的描述了一番,可惜不在這裡;再說一下這間石室的機關,機關原也是如此,只是那仕女的手,起初不是貼著鬢角,手鐲也可以一下子就從手上取下來。沈萬三開啟機關,進到這間富麗堂皇的屋子,發現竟然有龍袍玉璽,各種名貴寶物,當時就懵了。後來他發現一份名冊,名冊上的人名,他也不認識,後來問了不少懂歷史的人,這份名冊上的人,是宋代真宗與仁宗期間的官員。有一些是因為跟襄陽王造反,從逆被殺。得到這個結論,再經過分析,沈萬三確定,這個地宮很可能是宋代襄陽王趙爵修建的,為何沒有修在襄陽,而是修在雲夢縣這個農村,估計有可能是想掩人耳目,裡面的金銀和兵器,便是他起事的資本。
沈萬三在得到襄陽王留在的資本之後,發現的特別迅速,憑藉個人的才智,數年之後,便成為天下首富。富甲天下的沈萬三在天下大定,朱元璋一統天下之後,再次來到這個地宮。有些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