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青樓女子盈盈一禮,恭敬道,“公子,這邊請!”
“多謝。”寧辰點頭回禮,旋即拉著小明月走向另一艘花船。
尹河中的花船全都船連船,透過第一關的考驗便可經過船間架橋,登上第二關的花船。
第二關的花船同樣聚集了很多人,都是從不同的花船而來,第一關的對子攔下了一大批,卻也有不少人透過。
不過,寧辰帶著小明月來時,看到眾人全都眉頭緊蹙,似乎遇到了很大的難題。
花船上依然是兩位妙靈女子和四位漢子,守著一塊屏風,便是第二關的題目。
屏風之上,清清楚楚地寫著五個字:
詠春不見春!
這是一道作詩的題,難度明顯比上一關加大了許多,讓諸多才子陷入苦思冥想。
大夏儒道興盛,才子氾濫,只是,凡事過猶不及,儒道盛極之後,已經顯露出衰敗之象,現在的才子已不像從前那般名副其實,大多是留戀煙花之地留下的虛名。
古風不存,真正的才子已越來越少。
兩人來到屏風前,駐足了片刻。
“會嗎?”明月抬頭再次問道。
“會。”寧辰應道。
還在思考的眾人一看有人提筆作答,立刻圍了上來。
“裴回輕雪意,似惜豔陽時;
不悟風花冷,翻令梅柳遲。”
躍然紙上的五言絕句,不帶一字春,卻將冬去春來的景色描寫的入目三分。
“好詩。”在場之人肚子中多少還是有些墨水,一眼就能看出詩的出眾之處,眼前年輕人,大才。
答案送到屏風之後,很快就有了結果,什麼廢話沒有,只有一個字,“過!”
寧辰和小明月再次順利過關,在眾人羨慕的目光中走向了下一艘花船。
“這人是誰啊,為什麼以前從沒見過此人?”有人好奇地問道。
“是啊,按道理說這樣有才華的人不應該會默默無聞。”一位三十歲左右的藍衣男子回答道。
“可惜,忘了問他名字。”先前之人遺憾道。
“算了,想這些沒用,先想想怎麼過了這一關吧。”藍衣男子應道。
這個時候,許多透過第一關的人已開始陸陸續續集中到第二關的各艘花船上,看到題目後,都是直搖頭。
今年的題目較之去年又難了。
“不過!”屏風之後,又是一道拒絕的聲音響起,不大的一會工夫,這已是第七個。
詩有好壞之分,並不是只要寫出來就能透過。
“這麼難,誰過的去啊!”一位新過來的年輕人抱怨道。
“噓,小聲點,剛才已經有人過了。”年輕人身邊,藍衣男子開口道。
“這麼快。”年輕人驚訝道。
藍衣男子小聲在年輕人耳邊說了幾句,頓時,驚的年輕人長大了嘴巴。
“怎麼從來沒聽說過有這麼一個人?”年輕人很是不解道。
“不知道,現在大家都在猜此人是誰。”藍衣男子搖頭道。
已經離開的寧辰自然不知道後邊發生了什麼,此時他與小明月已登上第三艘花船,看著題目直髮呆。
“會嗎?”明月看到壞人不說話,下意識地問道。
“不會。”寧辰使勁搖頭道。
第三關的題目竟是讓寫一篇治學的文章,這不是要他的老命麼。
“送分的啊!”明月面露詫異道。
“真不會。”寧辰汗顏道,讓他對個對子,寫兩首詩還行,做文章,真不行。
“那我來?”明月輕聲問道。
“好。”寧辰點頭道。
明月上前,沒有太多思考,直接下筆,不一會,一篇之乎者也,工工整整的治學之道就寫了出來,看的旁邊的寧辰一愣一愣的。
這孩子不白養啊!
文章送到了屏風,片刻後,一道蒼老的聲音傳出,“文采不錯,過!”
“那是,不看是誰家孩子。”寧辰很是自豪地說道,那樣子比自己過關都高興。
三關過完,兩人最先得到了登上最後大花船的資格,明月是小孩子,不佔名額,跟著大人走就行。
兩人完美配合,三關過的就跟喝水一般簡單,低調地登上大花船後,悄悄地找了個角落坐了下來。
花船中,權貴子弟的身影四處可見,都是拿著請柬來的,寧辰掃了一眼,基本都不認識。
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