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45部分

匆匆落幕,城頭依舊響起西夏人的歡呼聲,但聽上去卻已微弱的很了,不知換了多少波的守城兵卒,疲憊欲死,靠在城頭的垛口上,多數便陷入了恍惚之中。

第五日,韋州北十數里處,兩千秦軍騎軍,與來援韋州的西夏騎兵廝殺在了一起,西夏騎兵黃底紅字的旗幟,暴露了他們的身份,西夏京師近衛班直。

他們明顯不是秦軍的對手,在硬碰硬的對面衝鋒中,被秦軍揮舞著風刀,一片片的砍下狂奔的戰馬。

秦軍將士來回衝殺,在震天動地的馬蹄聲中,將西夏人殺的狼奔豕突,屍橫遍野。

遠談不上多激烈的戰事,只持續了短短半個時辰,戰場上就只剩下了在主人身邊遊蕩不去的戰馬,以及一地的狼藉。

西夏人逃走的馬蹄聲漸漸消逝,兩千秦軍將士,只用了微弱的代價,便擊潰了四千餘西夏騎兵,殺傷無算,只餘千餘騎狼狽逃脫。

順便,也剝下了党項羌人的華麗外衣,自李元昊時代,創下的党項羌人鐵騎縱橫西北,沒有敵手的神話破滅的乾乾淨淨。

不過,這對秦軍來說,並非什麼好訊息,這意味著,靈州方向的西夏大軍,已經漸漸集結完畢,如果不能儘快拿下韋州,那麼,很可能,西夏大軍會選擇在韋州城下跟秦軍決戰,那樣的話,中路秦軍將處於極為不利的境地。

因為糧道太過漫長,西北也開始進入秋季,而秦軍身後,是大片的戈壁沙漠,天時地利人和,都將不在秦軍一方。

而對於大軍主帥趙石來說,靈州方向過來的探報越來越少了,探子們的傷亡也越來越大,這些都意味著什麼,趙石很清楚。

他更明白,騎兵小勝一場,對於整個戰事來說,並無多大影響,可能,唯一的好處就是,戰報通傳軍中之後,士卒們計程車氣明顯有所恢復,不管怎麼說,對於普通兵卒來說,勝利的訊息總歸是振奮人心的。

第五日,攻城之初,趙石帥旗第一次前移,對於秦軍將士來說,這隻能意味著大軍主帥終於失去了耐心,也意味著大帥對於屢屢攻城失利有了不滿。

只這一個動作,便為今日戰士定下了基調。

這也是數日以來,兩軍廝殺最為激烈的一天,秦軍開始前赴後繼,死戰不退,不久,西夏南城城頭,也冉冉升起了西夏靜塞軍司司主阿綽的將旗,守城的西夏兵卒同樣士子大振……

這一天,南城幾處城牆都是數易其主,西夏人,秦人的鮮血好像廉價的染料般,拋灑在城頭之上,甚至有的地方,鮮血從城頭蜿蜒而下,好像城牆上多了一條淚痕,只是那淚痕卻是令人驚悚的紅色。

這一日,先建功的卻非南城,而是西城,西城屢屢建功,並非那裡的秦軍更善戰,攻勢更猛,而是因為韋州西城居住的多數都是漢人,無論是城牆,還是城門,甚至於城內的建築,都是年久失修,城牆比別處矮上不少,連護城河都要窄上一些,由此可見,漢人在西夏地位之低。

實際上,這樣的弱點,不會逃過秦軍的眼睛,但趙石並未將西城作為主攻方向,也著實讓各部將領們疑惑之餘,私下裡有了些非議。

不過,今日,西城的城門,終於在西城秦軍的努力之下,轟然破碎,接著便是單薄的內城門……

隨著西城秦軍爆發出歡呼聲,整個戰士猛然間便來到了**。

很快,壞訊息就波及到了南城守軍,城牆上的西夏人有了混亂,驚呼聲連成一片,雖然在將領們的呼喝聲中暫時平靜了下來,但守軍的意志已然接近於崩潰。

這個時候,趙石不會再猶豫什麼,“傳令張峰聚部,全力攻城。”

張峰聚所率領,是這支大軍中無可爭議的精銳之師,他麾下有一部分是他的潼關舊部,再有便是猛虎武勝軍所部了。

實際上,他一直待在中軍,形同大帥親軍。

連日來的戰事,讓殿前司禁軍各部都很疲憊,士氣低迷,但張峰聚所部卻不同,他所率領的人馬,從河中殺到河東,其中騎軍更是去了草原,這無疑是一支將戰陣廝殺當成家常便飯般的可怕軍旅。

這幾日眼瞅著殿前司禁軍攻城不利,真真是各個憋悶,被喊殺聲,慘叫聲,還有那熟悉的血紅顏色,刺激的恨不能立即衝上去,將胸中積攢起來的殺氣發洩一空。

趙石在恰當的時候,放出了這頭猛虎,而城頭的西夏人並未意識到,這次攻擊與幾日來的攻勢有什麼不同。

這是一次狂風暴雨般的攻擊……

當他們扛著扶梯,來到城牆之下,都沒有表現出多大的異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