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32部分

……

近二十多年沒回長安,在蜀中呆的逍遙自在的他,突然接到傳召,讓其帶心腹回長安任職,若是旁人,他是理都不帶理的,蜀中已經被他經營的鐵桶一般,無論是官府中人,還是綠林草莽,都要給他三分顏面。

在這蜀中,他就是地下世界的土皇帝,回到京師長安……他孃的,這許多年不曾回去,不定變成什麼模樣了呢。

但傳召令出自那人口中,卻是他萬萬不敢違抗的,他的一切,本就都來自於那位大將軍,那位一句話,就算把他扔到西北那荒涼地界,他也只能立刻準備啟程,不敢有任何其他心思……(未完待續……)

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漢陰

漢陰,靜靜的坐落於漢水之畔。

漢陰不算大,人也不算多,但都很富足。

近在咫尺的漢水已經數十年不曾有過災患,位於蜀秦交界上的漢陰,就靠著它,養育了一代代的子孫。

這裡有著一片片的良田,種植的多為水稻,取水也分外方便,修成的溝渠可以從漢水從輕易的流入田地,這是漢陰百姓豐衣足食的根本。

而在蜀國為秦國所滅之後,南來北往的商旅,也讓漢陰百姓不愁吃穿,雖說這裡離著府城已經不遠,很多商旅不必在這裡耽擱什麼,但走過路過,總歸會給漢陰這裡帶來些變化……

比如漢陰這裡的人家,經商的越來越多,不願背井離鄉的,便在漢陰周遭,弄上一間酒肆茶寮,賺上些辛苦錢。

或者在漢水之上漁獵,也是個不錯的營生,而且還能充當捎頭,來往擺渡過江的商隊和客人,賺取的銀錢也不是不少。

而漢陰這裡還有桑麻出產,實際上,只要勤快一些,在漢陰這裡就不會愁什麼吃穿……

而膽子大的,則可以很容易的在來往的商隊中找到活計,一年到頭奔波於秦川和蜀地之間,來往一趟,賺到的花用,就相當於旁人數載之積蓄。

所以,總的來說,漢陰是個安靜而又富饒的小城,和蜀中很多地方都很相像,山清水秀,風光如畫。這裡生活的人們也淳樸勤勞。只要天下安寧。便不會餓了肚囊。

要說漢陰這裡數十年來最亂的一次,估摸著就要數當年秦軍入川平蜀的那次了,蜀中大亂,匪如蟻聚。

讓漢陰老人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蜀中數十萬盜匪北上秦川,尚算寬闊的漢水水面上,密密麻麻幾乎都是亂匪們渡江的身影。

那會兒漢陰的百姓大多數都逃進了山林,幸運的是,這些該死的盜匪好像對漢陰這座小城並不在意。沒有進到漢陰胡作非為。

等到亂匪潰敗而去,最恐怖的景象出現在漢陰百姓的面前,漢水的顏色紅彤彤的,大片順流而下的屍體,讓美麗的漢水看上去是那樣的醜陋而又讓人毛骨悚然。

秦軍再次南下,平定蜀中匪患,漢陰這裡也沒消停,據說禍亂蜀中的悍匪頭領,家就住在漢陰這裡,大群的騎兵。將漢陰包裹了個嚴嚴實實。

喊殺聲持續了也不知多長的時間,直到大軍退去。地方官吏開始安撫百姓,人們才知道,漢陰最有名的方大善人,竟然是個綠林大盜,方家的宅邸,原來也是一處土匪窩子。

蜀中的匪患平定了,官府終於追查到了漢陰這裡,才除去了這個賊窩。

大軍退去,原來漢陰最大的一處宅邸,也變成了瓦礫,那一家人,也都被砍下了腦袋……

這無疑是漢陰數十年來最驚心動魄的一次經歷,也是十幾年來,漢陰百姓的最好談資,而南來北往的行商們,也就知道,原來當年禍亂兩淮的方臘餘孽,就躲在這處縣城之中……

不過,如今的漢陰城中,那片讓人不願靠近的廢墟早已不見了蹤影,代之而起的則是連綿的屋宅,除了經過當年事故的老人兒之外,年輕人們很快就將這裡當做了平常去處,不以為怪了。

隨著戰亂遠去,漢陰恢復了平靜,這它身旁的漢水相互依偎著,好像從來不曾改變過一樣。

到了大秦成武六年年關,漢陰很熱鬧,家家戶戶都在歡慶著新年的來到,鞭炮聲不絕於耳,雖然外間有許多事情發生,但對於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來說,大秦成武六年和之前的十幾年沒什麼區別,都是個收穫的年景。

經商的人們都回到了家中,和家人一起渡過年關,每個年頭上,也正是漢陰人最多也是最熱鬧的時節。

就在這樣一個時候,一行數十人來到了漢陰。

對於眼睛已經漸漸毒辣起來的漢陰百姓來說,這一行人肯定不是行商了,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