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別說掌控樞密院了,便是其威望,也一定大損。
趙石心裡琢磨著,眼睛瞟向李承乾,李承乾卻正在看他,見他瞧過來,立即露出些笑意,微微點頭。
趙石本就志不在此,見這位樞密使大人好像有著自己的主意,也好像不怕他開口說話,便也無意折騰什麼了。
那邊張承卻是附和道:“大人言之有理,近聞樞密紛亂,韓大人辭去,魏王殿下病休在府,樞密之令,不出京師,樞密之人,無所歸依,當此之時,我等主樞密事,正該先正己身,再言其他。”
趙石頓時明白,這兩位已經達成了默契,至於未跟他通聲氣,怕是……兩人都以為對方會尋自己說話。
這是最大的可能了,諒這兩位也不敢明目張膽的將他排除在外,自行其是,因為這兩人身上,可都有著晉國公趙石的印記,排擠誰,也不可能去無端的排擠於他趙石。
趙石這裡也是哭笑不得,這樣低階的錯誤,也能犯下,只能說這兩位對彼此太過不了解的緣故了。
若非他如今被一樁樁事故磨練的有了那麼幾分模樣,不然的話,這豈非就是一次誤會造成的政治事故?
要不怎麼說呢,官場無小事,一個疏忽,可能就要引發天大的動盪。
想到這裡,趙石不由惡意的想,這個時候要是他站出來,直接頂回去,這兩位臉上的神情一定很精彩。
李承乾這裡還不知就裡,笑眯眯的朝張承點了點頭,然後扭頭對趙石道:“國公意下如何?”
不管趙石心裡怎麼想,這個時候他是不會拆臺的,微微頷首,沉聲道:“兩位大人所言有理,樞密上下,是該整治一番了。”
他這裡說話,可是比那兩位還要狠上幾分,一個整治,便讓人心中生出涼意,看來晉國公對樞密院上下很是不滿的樣子啊。
不過三位主官都點了頭,這事也就跑不了了,李承乾很強硬,從兵部帶過來的做事風格,並不會因職位不同有何改變。
張承這裡也不軟,又有著晉國公趙石的支援,許多人已經明白,樞密院怕是要在正月裡動盪一番了。
實際上,這對樞密院是好事,三位主官各個都不含糊,完全能壓下那些微弱的反抗。
但對於在座眾人的前程,那就說不準了。
一番梳理下來,到底誰還能留在位子上,誰又是被放在閒職,又或者是誰被幹脆趕出樞密院,都要看三位主官的意思。
見再無人說話,樞密使李承乾心裡很滿意,微微有點遺憾的恐怕就是能獨斷專行的日子怕是一去不復返了。
兩位佐官都很不好惹,以後樞密諸事,看來要以商量居多了。
當然,他也不無擔心,張承可是在盯著他座下的位子呢,若再有著大將軍趙石的全力支援,他以後的日子會非常難過。
尤其是,他和張承談過一次,張承應承的很痛快,但這麼些日子過去,晉國公府竟然沒有一點訊息,讓他有些猜不準趙大將軍到底有著怎樣的打算……
還就是趙石所猜想的那樣,兩個人都以為對方跟大將軍趙石往來密切,用不著自己多嘴,所以就這麼給弄擰了……
(二更,阿草努力中……)(未完待續……)
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放權
新官上任三把火,不外如是。
三個主官都需要在樞密院建立權威,這是樞密院成立近百年所沒有的事情,其他眾人只能暗歎自己倒黴,默默的瞅著幾位主官,衡量著自己的命運。
官場上沒那麼多的如果,所以,他們只要不想丟掉職權位置,就必須在倒黴事落到自己頭上之前,做出一定的選擇。
而自感時日無多的寥寥幾位,也在思忖著離開樞密院之後,到哪裡任職要好上一些,其實他們已經開始著手準備了。
到了一定的地位,都要有著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念頭,不然趁早回家去享享清福,還來的妥當一些,沒必要在這吉凶難測的官場之上廝混。
不過樞密使李承乾的強硬和急迫,還是出乎了他們的意料,到衙第一天,位置還沒坐熱乎,就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排除異己了。
而兩位樞密使的表態,也讓一些人熄了爭辯一番,拖延一下的心思。
實際上,也不怪樞密使李承乾心急,除了樞密院的內務之外,他還打算從兵部那裡搶回一些職權,除此之外,還要為今年即將到來的戰事分心旁顧,這麼一來,幾個月的時間真的不算多。
而和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