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的態勢。
實際上,這還是要拜當年那場宮變所賜,那時內衙群龍無首。接下來,新帝登基,對內衙又是一番清洗,而當年王靈鼻率領入宮的,又都是內衙精銳,其中各處內衙首領就有五個,可以說,整個內衙精華,都差不多毀在了皇宮內苑之中。
還在外面的內衙頭領們也多數隱匿了起來,這些人都是什麼人。只要藏身起來,真的不好找,後來尋出來的也就小貓兩三隻,還都是些倒黴透頂的傢伙,非是內衙之人多有本事……
之後朝堂塵埃落定,但內衙卻已經一片狼藉。
曹太監雖然忠心,但年紀確實老了,又沒有多少野心,掌管內衙期間。對內衙所屬管的也很寬鬆,只要能送些訊息過來。不至於讓陛下問起,無言以對就行。
這麼一來,還能有好?沒幾日,他手下那些比猴兒還精的傢伙們便找準了這位的脾氣,外間訊息不斷,也不知是真是假,反正夠上面使喚就成,那些隱匿起來的探子頭兒們再沒現身,但任你派下去什麼人。也再指使不動手下人等,再明顯不過,這些傢伙們藏是藏起來了,但卻不願放下手中權柄。
等到徐春上任,卻是悲劇的發現,自己只能在長安城還能施展些手段,外間事。傳來你也只能聽著,不傳你就不知曉,內衙在地方上的諜探儼然已如諸侯割據一般了。
試探著派了兩個人下去,一個直接灰溜溜回來。說是差點沒了性命,不知是切詞狡辯,實則怕的厲害,自己跑回來了,還是真的如此。
第二個更好,下去之後到是沒事兒,卻三天兩頭的送信過來哭嚎兩句,更是不知,這個在京中時很是有些才幹的傢伙,到了地方上為何如此無能,還是說,已經與人同流合汙,只是矇混自己這個內衙少監呢?
當中尤為讓人可惱的便是蜀中趙飛燕,此人如今也已是內衙一個傳奇,此人出身蜀中悍匪,後被收羅為朝廷所用,乃當年王靈鼻屬下,當年宮變,此人也是參與了,卻聰明的臨陣倒戈,留了一條命下來。
當然,後來在內衙很是落魄,後來隨軍往蜀中,那時蜀中諜探十去其九,實在兇險的厲害,果然,去的三個人,到了蜀中沒兩天,就已經死了一雙,唯一剩下來的就是這個趙飛燕。
此人也是嚇破了膽,留在興元就再沒動地方,直到吳寧大將軍入了成都城,此人也沒再入蜀中一步。
顯然,這人已經聞出了什麼味道,而那時內衙混亂,也無人關注他這麼個小人物。
再到後來,蜀中風雲突變,入蜀大軍危如累卵,旁的不甚了了,只是知道此人不知怎麼,就出現在了大將軍趙石的身邊,後來沒什麼可說的了,這人在大將軍趙石麾下好像變了個人似的。
不但尋到亂匪老巢,且還聯絡蜀中豪傑,一舉圍死了那魔教第一高手,武林中讓人聞風喪膽的方火羽,之後立下的那些功勞簡直能讓人眼花繚亂,內衙密報上面,就算平蜀之役過後數年,他還讓人假扮蜀國太子,引得一些蜀國餘孽如飛蛾撲火般自己來投。
可以說,此人手上染滿了蜀國忠臣孽子的鮮血,心黑手狠,狡詐如狐,這就是此人給徐春的印象。
而這人在蜀中經營了小十年,已然穩如泰山,手下耳目遍佈蜀中各處,蜀中綠林豪傑,不是投了此人門下,便是對此人畏如蛇蠍,不敢稍加違逆。
這樣的土皇帝,根本不是新上任的徐春能動得了的,但徐春根本忍不住自己的心動,蜀中是什麼地方?
北臨西夏,西就吐蕃,東接後周,南唐就更不用說了,近在眼前,若能收服此人為己用,內衙也必定就將是另外一個樣子了。
他心裡也是埋怨,現在人家自成一體,格局已成,若是幾年前,能動一下手腳,可不比現在謀劃要容易的多的多?
而如今,卻只能示之以恩,至於以威凌之,是想也不用想了,那個傢伙手底下的人手,人多勢眾,幾乎佔了內衙十之六七不算,且還都是蜀中一等一的豪傑,據聞,此人手下,最心腹,卻是當年一些拜火魔教餘孽,當然,這也只能是傳聞罷了,不過想來,也是**不離十,但就算你知道如此,還能怎的?上門質問,還是傳書斥責,都是徒勞而已。
如今只能拉攏,還不太好下手。
當然,這都是自他上任以來,糾結的一些事情,如今使他大驚失色的,不是外間這些讓他頭疼的諜探們,而是長安這裡出了大事。
實際上,是內衙在長安的諜探出了事情,在外人眼中,到未必能引起多大的波瀾,但誰知道呢?長安城最不缺的就是聰明人,一絲的風吹草動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