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地道一般距地面2米,洞內高約1米~米,寬約米~1米,分為作戰用的軍用地道和供群眾隱蔽用的民用地道兩種。地道設有照明燈和路標,建有儲糧室、廚房、廁所和休息室。為了充分發揮地道的優勢,在村裡各要道口的房頂上修建了高房工事,在地面修建了地堡,把地道與地面工事有機地結合起來。還根據不同的地形地物,分別在小廟、碾子、燒餅爐、櫃檯、牆角、牆根等處,修築了工事、槍眼。所有這些工事都和地道相通,既能觀望,又能射擊和拉雷。冉莊地道戰工事具有五防,即防破壞、防封鎖、防水灌、防毒氣、防火燒的特點。冉莊地道戰工事還有“三通”和“三交叉”的特點,“三通”就是高房相通,地道相通,堡壘相通;“三交叉”就是明槍眼與暗槍眼交叉,高房火力與地堡火力交叉,牆壁火力與地堡火力交叉。形成了“天地人”三通,構成了房頂和地面、野外和村沿、街道和院內縱橫交叉的火力網,組成了一個連環的立體作戰陣地。
在抗日戰爭中,冉莊人民利用地道優勢,創出了輝煌戰績,為抗擊侵略者,為祖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冉莊地道戰是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
領導抗日鬥爭的冀中區黨委,很快發現並總結了冉莊人民群眾的發明創造,於1942年1月發出檔案,明確指出:冀中要開展地道鬥爭。緊接著,又發出一系列的檔案,對挖掘地道的組織領導、技術規模等問題均提出具體要求和指導意見。規模宏大的地下工程就此展開,戰爭史上聞所未聞的地道戰從此誕生。華北平原地區軍民先在道路上挖溝,使日軍的機械化部隊難以行進,而根據地軍民的轉移卻有了掩護。隨著環境的惡化,敵後軍民在一家一戶所挖的土洞、地窖的基礎上,建成戶戶相通的地道。後來,地道由村內相通,發展成村村相連、能打、能藏、能機動轉移的巨大地道網,日軍用煙燻水灌,或施放毒氣,都無濟於事。據統計,冀中根據地地道總長度到1944年底達12500公里,幾乎比萬里長城還要多一倍。 軍民依託地道,人自為戰,村自為戰,有效地打擊敵人、儲存自己。地道戰從此也中外馳名 。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威震敵膽的地雷戰
地雷戰始於膠東,並逐漸普及到其他根據地。其中以大澤山區的地雷戰最為著名。
從1938年開始,這裡就開始建立民兵組織進行遊擊戰。起初,民兵只使用上級發下來的地雷打擊敵人,後來他們又自己動手製造地雷,給敵人以重大殺傷。日軍變得狡猾了,在每次行動時,總是讓偽軍打頭陣,並使用探雷器探雷,民兵埋設的很多地雷被敵人起了出來,鐵地雷不太發揮作用了。到1942年,敵人在軍事上對抗日根據地實行大規模的封鎖,上級很少能把地雷發下來。想自己鑄造,又缺生鐵。沒辦法,民兵們想到了大澤山區滿山遍野的石頭。他們就開始製造並使用石雷。
石雷的製作很簡單。先找一塊圓石頭,在上面鑿好一個口小底大的窩兒,裝好炸藥,然後安上拉火管。埋設時,絆線的一端繫著拉火管,另一端固定起來就行了。開始時石雷的絆線多使用麻繩之類的粗線,容易被敵人發現。後來,民兵採用馬尾或頭髮作絆線,進而又發展到利用“卡子”或膠皮的彈力把地雷拉響。
民兵創造了石雷,日軍的探雷器不管用了。民兵經常在敵人必經之路上埋設絆雷,敵人被石雷炸怕了,不敢再走大路,民兵們就在敵人可能走的小路上埋石雷。有一天民兵在高家村西大路邊的河灘上佈下了石雷陣。拂曉,偵察員報告說敵人進山了,民兵趕緊掛好雷弦,便上了四周山頭,打冷槍,引敵人上鉤。敵人好像聽民兵們的調遣,沒走大路,專沿河灘往前走。這樣一來,正好陷入民兵佈下的石雷陣,給日偽軍造成極大死傷。
小路上也有地雷,敵人便專走地堰、田野,有時甚至從河水裡走。根據敵人行動的變化,民兵便把石雷設在地堰和田野裡,還把拉火管用蠟封起來,把石雷布在河裡。
在游擊戰的實踐中,民兵逐步創造出石雷的多種用法。從拉雷、絆雷開始,逐步發展到連環雷、子母雷、前踏後響雷、水雷、膠皮雷、竹筲雷和滾雷等40餘種。
地雷的埋設也有很多花樣。門上設門雷,鍋裡設鍋灶雷,雞窩裡設雞窩雷,甚至桌子的抽屜裡也佈下地雷。敵人進村後,推門門炸,捉雞雞窩炸,翻箱倒櫃也都有被炸的危險,整個大澤山區成了石雷的世界。在對敵作戰時,民兵把石雷由防禦武器變為進攻武器,帶著地雷襲擊敵人,進行飛行爆炸。有時還把地雷埋到敵人的據點裡,送到敵人的操場上、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