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曹茂然,以及帶救護組與民工擔架隊走在後尾的副教導員找到自己身邊,到山坡上樹林子裡圍成一個圈蹲下來,攤開裝在透明塑膠袋中的地圖,用手電筒照著亮,開口道:
〃現在咱們開個短會,我把今天到A團受領任務的情況介紹一下,然後研究一下明天的仗怎麼打。〃
林間的空氣頓時凝重了。幾個人都掏出煙來抽。劉宗魁將自己在A團指揮所受領任務的情況簡略地講了一遍,卻留下了自己內心的全部憂慮。眼下這支隊伍的指揮員們也像隊伍本身一樣,因為缺乏實戰鍛鍊與考驗,心理上還是脆弱的。他只是用嚴肅的語調告訴大家,一定要對明天戰鬥中可能遇上的困難局面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並且現在就要具體分析出可能遇上的困難局面是什麼,一一制定出應變措施。他不能嚇著他們。
他的話講完之後大家都嚴肅地沉默著。過了一會兒,肖斌第一個開了口:
〃這也就是說,明天要麼我們一槍不發,要麼我們可能在騎盤嶺一線的任何一座山頭上打仗!〃
他的理解沒錯,口氣卻很衝,明顯暴露出內心中已經升起的焦躁與不安。其餘的人也〃嘩啦啦〃開啟自己的地圖,用手電筒照著,認真琢磨起來。
〃我們現在就應該對每座山頭的仗如何打仔細做一番研究,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來。〃年輕幹練的副營長曹茂然很快說出了劉宗魁要說的話,〃我認為這是兩個問題,一是走,二是打。〃
大家的眼睛從地圖上抬起來。
〃對,〃劉宗魁支援曹茂然的看法,並且為年輕人這麼快就抓住了事情的關鍵感到高興,〃第一是接到命令後走什麼樣的路線到達指定地點投入戰鬥;第二是每座山頭的戰鬥應該如何組織。〃他悄悄地鬆了一口氣,覺得經曹茂然這麼簡明扼要地破了題,原來還如山一樣沉重地壓在自己心上的事情突然變得簡單明朗了。
問題具體化了。一時間幾個人又盯著地圖。A團的作戰方案把騎盤嶺分為三個作戰地區……164高地地區、342高地地區、631高地地區,他們也便以此做依據設計出了明天的作戰方案:如果江濤要他們支援342高地,他們只要從今夜要到達的黑風澗沿騎盤嶺北大坡向上運動就行了;如果要他們支援另外兩個高地,那麼就還必須沿騎盤嶺北麓的峽谷向東西兩個方向做長距離運動,然後再向高地展開。非有意外情況,進攻時仍按早就議決的那樣,七連主攻,八連助攻,九連做預備隊。考慮到各連有可能分散遂行支援任務,又臨時決定在場的四位營幹除副教導員外分別跟三個連隊走,副團長率營部跟隨其中的兩個連(如這兩個連執行一項任務)或主攻連(如三個連各執行一項任務)行動,協調指揮全營的戰鬥。副教導員仍負責救護組和民工擔架隊,到時再視情況集中或分散跟隨各連實施戰場救護。
〃副團長,是不是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大家的話都說得差不多時,一直沒怎麼發言的教導員陳國慶從自己的地圖上抬起頭來,試探地、沒有把握說,〃或許明天江團長不是讓我們去增援騎盤嶺上的三個制高點,而是去增援騎盤嶺前面的那些小高地。譬如說這三座位置突出的高地。〃他又低下頭去,用手在地圖上位於騎盤嶺東端631高地前的632、633、634高地周圍畫了一個圈,重新抬起眼睛來,〃如果是這樣,我們就必須越過騎盤嶺南下,在天子山敵人的正面做暴露性運動。那時情況會比我們所想到的更為複雜。〃他打住了話頭,但眾人看得出來,他沒有把自己的疑慮全部說出口。
陳國慶中等身材,胖胖的,戴一副眼鏡,文質彬彬,戰前才從軍政治部下到營裡當教導員。他自度在軍事上所知甚少,遇到此種場合很少發言,劉宗魁和營裡其他幹部對他的話也並不重視。但這時候他們還是各自朝自己的地圖上瞅了一眼:632、633、634高地位於631高地南麓的峽谷中,由西北向東南一線排開,東面是隔開公母山地區和敵人盤踞的翡翠嶺地區的一道長而深的大裂谷,西側不遠處是天子山主峰鷹嘴峰由南向北伸到峽谷底的一條長而低緩的山腿,地理形勢比騎盤嶺南側眾多的小高地均顯得突出。劉宗魁也朝這三座小高地瞥了一眼,卻沒有留下深刻印象:他的摺疊地圖的一面到這兒就是邊沿了,縱觀全圖,632、633、634高地在整個公母山地區的位置既不重要,海拔高度也末給予它們特殊的戰鬥價值,想象敵人會在那兒設防是荒唐可笑的。
第36節:《穿越死亡》第一部(36)
十分鐘休息時間已到。前面的隊伍又開始運動了。
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