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辦公室前,爆炸貝面色非常的不好:“《珍珠港》目前來看只能以3100家院線左右上映。”
爆炸貝很不爽,因為據他所知,《小鬼當家》首映有將近3600家影院,不要小看這五百家影院的差距,這其中票房的差距那是天差地別的。
可以說影片還沒有上映,他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不過這也只能說明《珍珠港》的試映口碑比《小鬼當家》差,《珍珠港》試映上的觀眾和院線雙b評分,與《小鬼當家》雙a+的評分,根本不是靠語言和交情就能彌補的差距。
好萊塢是非常非常現實的,口碑差就是口碑差,雖說口碑好的電影不一定都票房大爆,但口碑好的電影票房大的機率要遠遠的超過票房大的電影。
那些院線都是要賺錢的,他們自然不會和錢過不去,之所以給《珍珠港》這麼多影院還是看在他以往的個人號召力上,畢竟爆炸貝不是普通的導演,他是在整個米國乃至全世界範圍之內都舉足輕重的商業導演。
《珍珠港》試映會的另一個敗筆是請那些老兵觀看,他們本以為那些二戰老兵會買他們的帳,但事實上這些老兵脾氣傲的很,他們誰的帳都不買。
他們經歷過殘酷戰爭的洗禮,如今隨時可能死去,對爆炸貝根本就不感冒,如果影片真的能像曾經的經典戰爭片《拯救大兵》那般真實和感人也就算了,可是這部影片連《拯救大兵》的皮毛都趕不上。
這拍的到底是什麼玩意?戰爭沒有任何寫實性,像是一場浪漫的煙火秀就算了,竟然用大量的主要情節來描述一段狗血三角戀,而不是殘酷的戰爭,那個導演腦袋明顯不正常,正常人誰會這般不嚴肅的對待戰爭?
這些老兵在接受採訪時,直接說道:“這拍的是什麼玩意?一點都不尊重戰爭。”
“我看了很心窩,戰爭那麼殘酷,那麼嚴肅的事情,竟然被他拍出了風花雪月。”
“這個人是腦殘片吃多了吧?我看他還是滾回去拍攝爆炸電影去吧,一個只會拍爆炸的電影竟然想觸碰嚴肅戰爭題材,這簡直就是對這個題材的褻瀆,這樣的人從哪裡來滾回哪裡去。”
“這是戰爭片嗎?為什麼我感覺不到,這分明是講述三角戀的電影,戰爭只是襯托,影片如此拍攝,是對那場戰場的不尊重!”
。。。。。。。。。。。。
這些評論讓爆炸貝非常的不爽,雖然他此前的電影也經常有差評,可是這次不一樣,這次他拍攝的史詩電影,這樣的電影還是需要高口碑的。
竟然連老兵都不樂意看了,那麼普通觀眾就樂意看麼?要是普通觀眾真的樂意看就不會是b評分了,這說明普通觀眾也並不買賬,這才是最讓爆炸貝揪心的事情。
他不關注老兵,不關注影評人,因為這已經不是影評人可以呼風喚雨的年代了,影評人呼風喚雨的時代已經是徹底的逝去了。
普通觀眾才是決定一部票房是否崛起的最關鍵因素。
雖然老兵們非常不滿,但在福克斯的公關下,他們的言論難以出現在主流媒體上,而且這個年代,只要媒體運用的手段巧妙,老兵們有時是公眾矚目的焦點,有時又是被遺棄的物件,關鍵是看他們有沒有價值。
《珍珠港》製作成本高達1億4000萬美元,事先的宣傳炒作也相當到位,爆炸貝雖然被徐乾蔑視,但其以往作品是比較受到市場和主流觀眾歡迎的,因此《珍珠港》剛上映三天票房就達到了3450萬美元,它也成功的拿下首周票房亞軍的寶座,至於冠軍那是dc的《海神》。
《海神》可以說是dc的翻身之作,大場面,大製作,大特效,演員的選擇也非常的好,因此一炮而紅,首周便取得了五千三百萬的票房,拿下了本週票房冠軍。
“影片設計兼具美感與實用性、還能與海底環境相得益彰的酷炫戰衣成為難題,為此設計團隊使用了超過2500種材料,其中最困難的莫過於海神的黃金戰甲,不僅運用了3D列印技術,還要幾個團隊分工才能完成製作。”
這是《海神》之所以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那就是用心。
“影片中精美的畫面、刺激的打鬥彌補了電影敘事上的漏洞,在兩小時的特效狂轟濫炸過程中,觀眾也難以抽出時間思考。但是當觀眾走出影廳,從燃、炸裂中清醒過來時就會覺得,好像影片除了燃,並沒留下什麼值得回味的東西。進一步思考電影的主題核心、人物塑造時更會發現,電影和此前那些爆米花超級英雄片相比並無本質差別,《海神》只不過更炫目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