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部分

弗萊休兄弟在有聲電影初期放棄了小丑柯柯的形象,另創造了一些富於人情味的新型人物。他們創造的那個妖豔性感、象以後的“美女照片”的《少女蓓娣·普波》,可以說是他們最叫座的作品。這部系列影片因為受到《倫理法典》和“道德協會”的干涉而中斷。他們的另一部作品《水手波貝》,風行很久,波貝這個力大無窮的水手原來是由E.C.西格爾所創造,用來替菠菜罐頭做廣告的。這套影片也是依照同一個劇本攝製的,正象以前製作《柯柯》時一樣。波貝受一個滿面鬍鬚的流氓的欺負,這個流氓名叫“布魯托”,要想霸佔波貝的妻子“橄欖油”。波貝最初被打敗了,可是當他把一罐菠菜吞下肚去以後,立刻就變成了一個無敵的大力士,象葛拉克男爵那樣,把周圍一切敵人打得落花流水。從此以後,波貝就成為美國人腦海中想象的英雄主義的化身了。

和弗萊休兄弟開始攝製動畫片的同時,派特·沙利文透過他所繪製的《快樂的貓》一片,給動畫片——同時也給連環圖畫——指出了一個新的方向。這隻聰明然而時運不濟的小貓在賣座上的成功,引起了很多以動物為主題的動畫片,如本·哈利孫和曼尼·高爾德創作的《瘋狂的貓》,歐布·伊威克斯創作的《青蛙弗利普》,華爾特·迪斯尼創作的《幸運的兔子奧斯瓦爾德》(以上各片攝於1926年至1928年間),最後還有歐布·伊威克斯創造,以後由華爾特·迪斯尼加以利用和改變的《米老鼠》。

華爾特·迪斯尼生於一個德國和愛爾蘭血統的家庭,他第一次攝製的系列動畫片《愛麗絲漫遊仙境記》(攝於1923年至1926年)並不怎樣出色,以後他又創造了他的兔子奧斯瓦爾德,內容更為粗俗平庸,比他所模仿的《快樂的貓》更少表現力。這套影片共拍了26部,直到它的製片人破產,兔子奧斯瓦爾德的形象方才不再流行。迪斯尼幾乎是在不由自主的情況下,才採用了“米老鼠”這一形象的。

“米老鼠”的成功主要在於它製作時已經可以利用音樂和音響。當弗萊休還只知道利用繪畫來表現英國民間歌曲的時候,迪斯尼已經懂得透過音響和繪畫的結合可以產生一種新的喜劇。在他第一部“愚蠢交響樂”式的動畫片《骷髏舞》(1929年攝製)中,迪斯尼使幾個骷髏象在芭蕾舞裡那樣隨著作曲家聖—桑的音樂跳舞。這些骷髏把自己的四肢脫下來,用脛骨敲著它們乾瘦無肉的胸膛,發出一種木琴的聲音。在此時期迪斯尼大量運用了英國和德國浪漫主義的陳舊手法,如鬼魂幽靈出沒的古堡、鏈條的響聲,以及時鐘在十二點時敲打的聲音等等,來產生模擬性的或非模擬性的恐怖效果。

“米老鼠”一開始就是一隻聰明、快樂、天真、淘氣、喜歡破壞、但是心地善良而勇敢的老鼠。它的敵人是一隻兇惡的獨腳貓,活象它的同類“快樂的貓”的諷刺畫。早期“米老鼠”的笑劇時常建立在一些音樂噱頭上,如配合動物動作的鋼琴聲,發出叮噹鐘聲的鍋,由眾多人物演出的芭蕾舞,以及當作木琴來敲打的牛的顎骨等等。

由於片中這種效果用得過多,結果使觀眾漸漸感到厭倦。彩色的應用給這一瀕危的影片型別又及時地帶來了復興的機會。

隨著彩色印片法(當時還只有兩種顏色)的出現,“滑稽交響樂”式的動畫片變成了一種具有英國版畫風味的田園詩,有的模仿弗萊休的作法,借用民謠或寓言裡的動物。當羅斯福頒行“新政”的時候,迪斯尼根據一個古老的民間故事,拍攝了一部名叫《三隻小豬》的動畫片,描寫懶惰的小豬被狼吃掉,而勤勞的小豬由於蓋了一所磚石的房屋,得免於難。片中那首動人的歌曲:“誰怕那隻大惡狼?不是我們!不是我們!”對美國來說,當時意味著對經濟危機的挑戰。

迪斯尼經常成功地創造出一些新的主人公,這些主人公一直是一些動物的形象。獨腳貓流行時間不長,三隻小豬和大惡狼也只在幾部影片中出現。母牛“弗羅拉貝爾”則始終是處於一種臨時演員的地位,如同那隻驕傲饒舌的母雞、喜歡打架的公雞、貪吃的鴕鳥,以及耀武揚威而有些傻氣的獵狗一樣。但“普盧託”這隻到處聞嗅、胃口很大、熱心而傻笨的狗,卻在全世界長期享受盛名;反之笨蛋“古飛”則一直沒有超越美國國境以外。而那些帶傻氣和孩子氣的傳統“米老鼠”,也因為“唐老鴨”這位新出現的人物,而逐漸失去了它的聲名。“唐老鴨”是一隻暴躁、乖僻、運道不佳、對自己笨拙所遭致的不幸常大發脾氣的鴨子。

華爾特·迪斯尼的藝術,在戰前就已達到最高峰。他的影片的技巧、詩意和獨創性,會使人聯想到麥克·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