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部分

“當然不是,上將,是200毫米,確切的說是203毫米的八英寸榴彈炮。巴爾克將軍在電報中說,他在清晨親眼看到敵人用12匹馬把一門攻城炮拖上一個傾角不小於55度的山坡,那些馬看起來比我們的戰馬還強壯。”布迪爾加龍聳聳肩膀解釋道:“法國人約有8門這樣口徑大口徑攻城大炮,他們發射的炮彈可以炸開石灰和鋼筋構築的掩體,所以才能對外圍工事造成嚴重損毀。”

“混蛋,法國人是用什麼馬把這些大傢伙弄到薩爾堡的,難道是會飛的龍嗎?”約瑟夫依然滿臉的難以置信。其餘的高層軍官也紛紛議論,認為這簡直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其實也難怪他們不相信,法國人為了完成這項艱鉅的任務,在戰前的數年內便不斷練習,期間累死或者損傷的馬匹有數百匹之多。

即便如此,法軍在把大炮拖拽到前線的路上依然花費了巨大代價,將近200匹馬或者脫力累死,或者變成殘疾,這些馬每一匹的價值都超過一門野戰炮,而且肯定是無法在短期內補充的。

“好了,諸位將軍們。目前薩爾堡的情況還在我們的掌控之中,要塞的主體圍牆是用兩米厚的青石砌成,別說200毫米的攻城榴彈炮,就是300毫米的海軍炮都打不穿。而且法國人要想把炮彈打到要塞裡面,還需要把火炮拉到另外一個更為陡峭的高地,不知他們還有多少匹那種強壯的挽馬可以使用。我現在擔心的是右翼的法軍並非他們的主力,他們的主力放在了中路。”瓦德西一邊看著地圖,一邊皺著眉頭說道。巴克爾將軍的電文他剛剛已經看過。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他們的作戰目標倒是和當前的戰場形勢十分吻合。”總參謀部進軍處處長格雷特上校說道:“法軍耗費巨大精力攻擊薩爾堡要塞必然有重大圖謀,而科爾馬前線的戰況也表明法國人的主力不在右翼,如此看來法軍的主力的確很可能在中路。一旦突破薩爾堡,法軍將可以兩面出擊,如果當前我們兵力處於劣勢,斯特拉斯堡很難說不被攻克。如此,法國人的作戰計劃從邏輯上也就順理成章了。”

第九十八章 邊境戰役(二)

斯特拉斯堡兩千年來一直是阿爾薩斯地區的經濟和行政中心,也是溝通萊茵河兩岸的交通樞紐,城市的德語名稱本意便是“道路上的城市”。

在漫長的中世紀時期,這座城市和周邊的阿爾薩斯一直是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地。隨著帝國在三十年戰爭後被肢解,1681年,斯特拉斯堡被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奪取。

此後將近200年的時間裡,斯特拉斯堡成為法國西北邊境最重要的城市。

期間滄海桑田,人事變遷,宗教和革命成為那兩個世紀的主題詞。

1685年,路易十四公佈《楓丹白露敕令》,宣佈廢除1598年的《南特敕令》,官方的宗教不寬容政策導致許多新教徒被逐出斯特拉斯堡和阿爾薩斯。斯特拉斯堡主教座堂也從路德會手中交給羅馬天主教。德語的路德會大學一直堅持到法國革命,其中著名的學生有歌德和赫爾德。

法國革命期間,在1792年4月25日,德利斯勒在斯特拉斯堡市長家中進晚餐時,譜寫了萊茵守軍戰曲,即後來的法國國歌《馬賽曲》。

正是由於大革命的影響,自由、平等和博愛的精神徹底印入阿爾薩斯人的骨髓,這也正是當地人和德國同文同種卻並不認同普魯士德國文化的原因。

在戰爭爆發後的第七天,威廉移駕斯特拉斯堡,象徵勃蘭登堡和普魯士王家的黑鷹旗幟飄揚在國王城堡上空。國王城堡是斯特拉斯堡最有名的皇家古堡,起源可追溯到墨洛溫時期。它曾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四世最喜愛的行宮。哈布斯堡王朝時期,查理五世將其贈予斯特拉斯堡主教府,並於1580年附屬於老城防禦系統,因此兼有住宅與城鎮軍事防禦的雙重功能。

每日例行的軍事會議威廉一般是不參加的,而且他極有自知之明的對於總參謀部的指揮工作從不干預。

不過,對於最新的戰局瓦德西一定會在必要的時候加以彙報,因為無論在任何時候威廉都是德軍的統帥。

“陛下,當下的局面已經超出了我們戰前的考慮。法軍把主力放在了中路,他們試圖從薩爾堡開啟突破口。由於我軍的主動撤退,法軍右翼已經到達了我們預定的戰場,只是數量太少,和我們戰前的預估差距很大。”瓦德西神情有些沮喪的向威廉解釋道。

威廉站在案几前,看著眼前一張100000:1的戰區地圖,長久沒有說話。

瓦德西的計劃他是十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