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部分

半傷亡來自西路的梅斯突擊和梅爾河大橋的防禦戰。

第一百零六章 義大利參戰

貝爾福位於孚日山脈和汝拉山脈交匯處的隘口,地形十分險要。這座城市規模不大,全市只有五萬人口,但卻是法國、德國、瑞士三國邊境處的交通樞紐。一旦攻克貝爾福,法國在東部地區便再也無險可守。

歷史上,普法戰爭時期,德軍集結了兩個師的兵力圍攻貝爾福長達100多天,最後依然沒有攻克。於是,戰後的法蘭克福會議上,貝爾福有幸成為阿爾薩斯境內唯一沒有被併入德國的城市。

法軍右翼部隊撤回貝爾福後,又分出5個師回援巴黎,不過此時駐守在貝爾福的依然有5個師的兵力。

德軍方面,威廉親自坐鎮于貝爾福城下,除了參與圍攻的10個步兵師外,更是調集了1000門大炮,誓要一舉攻下貝爾福。

在威廉看來,貝爾福雖然地形險要,要塞堅固,但面積不大,這就使得法軍的兵力密度很高,一旦遭遇火炮的猛烈轟炸必然損失慘重;其次,攻陷貝爾福這樣一座設防堅固而且駐有重兵的要塞,可以沉重打擊法軍計程車氣,讓法國人逐步喪失繼續作戰的勇氣。

1000門大炮日夜轟鳴,整整三天三夜時間,德軍炮兵把15萬發炮彈傾斜到小小的貝爾福城內。10萬名法軍士兵則在刺耳的尖叫和每時每刻的爆炸聲中渡過了不堪回首的72小時。

貝爾福要塞雖然設計精巧,但大部分工事並沒有加固,還是按照防禦黑火藥時代的火炮威力建造的。加上德軍獲得了要塞內部防禦圖紙,因此炮擊給法軍帶來極其慘重的損失。

第四天的清晨,當威廉和幾名陪同的軍官一起散步的時候,終於傳來要塞投降的好訊息。

“拉扎洛夫將軍,你覺得貝爾福要塞之於佈列斯特如何?”

“陛下,末將並未在佈列斯特駐守過,因此難以回答。”

威廉微笑著,輕哼一聲便不再說話。拉扎洛夫是俄國宮廷常駐普魯士宮廷的侍從武官,雖然兩國開戰了,但是彼此並未斷交,而且德國駐彼得堡大使拉多林一直和沙皇就停戰的問題保持著接觸。威廉此舉只是間接的向沙皇示威,讓他意識到德軍並不畏懼任何俄方的要塞。先前之所以沒有攻擊,只不過是不想讓兩國結怨過深而已。

一個令人興奮的訊息隨之傳來,隨著貝爾福被攻陷,義大利政府終於對法宣戰了。

按照三國同盟條約,當法國對德國宣戰時,義大利必須對法宣戰並全力以赴。不過,狡猾的焦蒂利首相,在東線剛剛開打,而法國尚未對德宣戰的時候便釋出了一則宣告,說:“因波蘭問題未提前徵求義大利政府的意見,而義大利政府並不支援波蘭地區改變現狀,因此若法國因此對德國宣戰,意那麼大利政府有權力保持中立。”

雖然宣告是在保密的情況下發給德國和奧國外交部,但法國人未必不會收到小道訊息,此事令赫伯特和瓦德西兩人均大為惱火,義大利人也太不講信譽了。

也只有威廉深知義大利人“二五仔”的本性,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在威廉看來,只要英國不參戰,義大利嗎,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可有可無而已。

不過,當法國真正對德宣戰後,義大利內部的保守派便不斷的敦促政府,希望不要錯過收回尼斯和薩伏伊的機會。

老練的焦蒂利首相在得到了英國方面的支援後,終於下定決心擇機對法開戰。只不過這個“機會”還是要德**隊在戰場上才能創造出來。

貝爾福的陷落,以及早些時候德軍渡過馬斯河,俘虜凡爾登要塞司令的訊息使義大利的將軍們普遍認為,法軍失敗在即,如果繼續等待下去,估計就沒有機會參戰了。

於是,義大利政府在德軍攻克貝爾福的第二天正式對法宣戰。

陸軍兵分兩路,一路進軍薩伏伊,一路進軍尼斯,同時海軍的巡洋艦盡出,在西地中海捕捉法國的商船。

兩天後的傍晚。圖爾,法國統帥部。

望著窗外陰沉沉的天空,讓科勒爾將軍心情幾乎壓抑到了極點。

雖然義大利在南線的進攻被法軍悉數擊退,而且尼斯的法軍甚至越過邊界攻到了**郊外,但是義大利海軍在兩天內就捕獲了15條法國商船,使法國賴以生存的地中海航線受到很大影響。

最要命的是,原來被寄予厚望的梅斯圍殲戰,因為德格拉瑟所部無力組織攻擊,導致德軍騰出大量兵力從側後出擊,切斷了南錫至梅斯的鐵路,巴迪萊將軍被迫向東轉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