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8部分

令皇家海軍技術委員會十分滿意。

瓦茨一炮打響的同時,懷特則遭遇了流年不利。由於兩年前在德國已經開工勃蘭登堡級裝巡的情況下,他竟然沒能把握軍艦設計的發展趨勢,設計出世界上最強大的穹甲巡洋艦“強力”號。雖說懷特是按照海軍的要求設計的,主要責任不他本人,但是強力級兩艦由於艦體過大,內部設施過於複雜而遭遇施工困難,懷特因此而備受指責,

在這種情況下,懷特於1896年初辭去了皇家海軍造船總監的職務,瓦茨一躍成為英國海軍造船界的一號人物,皇家海軍也迎來了長達二十年之久“瓦茨時代”。

1896年,瓦茨根據不同的戰術需要相繼設計出兩型新式戰列艦和一型小噸位高航速的輕巡洋艦。

其中1897年開工的“反擊”號戰列艦是全世界第一艘裝備二級主炮的戰列艦,這表明,英國在主力艦設計方面再次走到了世界的最前列。

……

1895年7月,亨特里克的方案被威廉和瓦德西批覆,而後全德國的造船廠迅速被動員起來,不過船臺實在緊張。

1891年以來,由於威廉的格外重視,以及德國航運業的大發展,德國的造船工業產能擴張了三倍半,但是即使如此,飽滿的訂單還是早就排到了兩年以後。

尤其是甲午戰爭結束後,財大氣粗的日本海軍自不必說,一些小國海軍也因為“德國造”在海戰中的優異表現而取消了在英國訂造軍艦的念頭,改從德國的船廠訂造。

也難怪,無論黃海海戰還是豐島海戰,英國為中日兩國建造的穹甲艦就和紙糊一樣,稍微捱上幾發炮彈不是水線大破,就是人員傷亡慘重。反觀中日兩國從德國訂造的軍艦,即使“經遠”號這樣的陳年老貨都表現出極強的生存能力,更枉論日本方面立下赫赫功勞的吉野和高砂兩條新銳艦,以及北洋海軍掩護鎮遠撤退後扔可堪一戰的寧遠和撫遠號裝甲炮艦了。

其中,智利將原定在英國訂造的三條巡洋艦中的兩條拿到德國建造,希臘和秘魯也分別從大名鼎鼎的伏爾鏗船廠訂造了一艘富士級裝甲巡洋艦。至於大量的魚雷艇和炮艇的訂單數不勝數。

由於船臺的建設存在一個滯後期,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德國海軍想要一下子把訂單都下達出去還真是有問題。

為了促進本國工業的發展,亨特里克自然不會讓船廠壓制海外軍艦或者商船的訂單,無奈之下只能暫緩了部分國內商船的建造,從而才湊夠了六個船臺用於軍艦的建造,其中可以建造5000噸級以上大型軍艦的則只有兩個船臺。

考慮到在建和建成的勃蘭登堡級裝巡已經達到八條之多,因此亨特里克決定優先建造艦隊戰列艦和岸防戰列艦,他在海軍的一次內部會議上表示:“考慮到阿薩布港口已經在我們的手中,為了充分利用這一優勢,以在關鍵時刻封鎖曼德海峽,所以岸防戰列艦必須優先且大量建造。”

第一百七十一章 海軍競賽(下)

岸防戰列艦說好聽點叫戰列艦,其實就是小船扛大炮,也就是俗稱的“蚊子”船。(蚊子個頭不大但是吸血的刺針卻是又大又長故而有此比喻)

19世紀中期以後,由英國著名的艦船設計師倫道爾肇始,小船架大炮的蚊子船出現在大洋上,這種軍艦體格小巧,造價低廉,而卻裝備與其身材遠不相稱的大口徑巨炮,頗有點“志大才疏”的陣勢。這類軍艦不利於出遠海航行,主要用途是防守海岸、要港,當時被稱為水炮臺,因為具備陸地炮臺所無法比擬的機動性,以及造價低廉,甫經出世,就被各主要海軍國家大量裝備。不太願意亦步亦趨地跟隨英國人,德國在蚊子船的設計思路上作出自行改進,加上了水線帶裝甲,創造出了具有開創性的裝甲蚊子船“黃蜂”號,這類軍艦又被稱作近海防禦鐵甲艦或者岸防鐵甲艦,名為鐵甲艦,實際則是加強了防護的“蚊子”船而已。但較普通無防護的蚊子船,生存力已大為提高。

由於其造價低廉,還擁有擊沉大型軍艦的實力,因此李鴻章在北洋海軍肇造之初曾從英國阿姆斯特朗船廠購買了數條“鎮”字級“蚊子”船,不過後來李鴻章也發現用這種船守衛江口和航道還可以勝任,若是要出海作戰實在是難堪大任。

德國在1880年代末期計劃建造的八條奧丁級鐵甲艦也屬於岸防戰列艦性質,只不過當時普遍採用效率低下的鋼面複合裝甲,因此威廉在1890年果斷下令停建了後四艘。

現在既然克虜伯裝甲已經投入使用,那麼在防禦作戰中擁有強大攻擊能力的“蚊子”船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