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一步,您慢行。”說罷。不理會周身緊繃於一的晉王,與那傳話宮監走進御書房。
御書房內針落可聞,龍延香嫋嫋瀰漫一殿。
朱棣大步流星進殿,及至一副帶幾紫檀木鑲螺鈿公座椅前,下跪行禮道:“兒臣參見父皇。”
朱元璋品了一口香茗,放下茶盞,說了一聲“起來吧”,問道:“什麼時候來的,怎麼不讓通傳?”
朱棣起身立於一旁,不卑不亢道:“不久前進的宮。到這正要讓人通傳,就見三皇兄出來了。”
朱元璋聞晉王名諱,眉頭略皺了皺,另道:“你不久將至三十歲生辰,群臣多有上奏讓你留京過壽。朕的意思也是這樣,辦了生辰宴也算是為你首戰慶功。”
朱棣想也不想,直接拒絕道:“勞父皇記兒臣生辰,但藩王不可久留京師,且兒臣不敢居功。還是與三皇兄同時離京為宜。”
朱元璋聽言濃眉一挑,朗聲笑道:“為何不敢居功,你這次出奇制勝,的確讓朕大為驚喜。”
朱棣退後三步,霍然下跪道:“全仰仗父皇偏幫。”
朱元璋雙眼微眯,端起茶盞,以蓋覓緩緩覓茶末,道:“哦,你怎麼認為朕是在偏幫你?”
朱棣不假思索,道:“大軍出征前夕,父皇以賜百萬錠鈔與三皇兄大軍,兒臣麾下將士卻無賜賞。而同為大明的北征將士,卻是不同的待遇,眼見另一邊的同僚得軍餉,兒臣麾下的將士必定以為,只有旗開得勝才能獲得父皇的賞賜。雖我大明將士熱血忠誠,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在保家衛國與銀錢的雙重相激下,他們自然士氣高漲,英勇無比。而此戰最關鍵一處是尋找敵軍蹤跡,若無將士們克服重重困難,有取勝的決心,兒臣也難以首戰大捷。所以,兒臣認為這是父皇的偏幫。”
朱元璋渾然未想到朱棣會這樣認為,不敢真假與否,卻是讓他大為詫異。不由略怔了須臾,方哈哈大笑道:“朕一直耳聞你體恤將士,這回可是見識到了,竟變著法子為隨你出征的將士謀利!放心,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