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自己手裡的錢,有好多都不知道花到哪裡去了,呵呵。”
“我倒是知道瀚之的錢去了哪裡。”楊增新xiangdao了自己在迪化街頭看到的那些坦克和剛才的巨型飛艇,他看著楊朔銘,笑道,“這飛艇、飛機、坦克、火炮、槍械,不都得錢麼?”
“新疆為國家西北屏障,國之重地,以前建設投入資金不多,以至於發展滯後,這一次我當這個財政部總長,希望能對新疆的發展有所助益。”楊朔銘說道。
“噢?那敢問瀚之,有什麼具體的打算?”樊耀南聽了楊朔銘的話,有些急切的說道,渾沒注意到楊增新有些不滿的目光。
“要致富,先修路。商路通暢,民生才能富裕。”楊朔銘說道,“我準備把新疆的鐵路和公路都修起來,當然,還有這‘天路’。”
“‘天路’?”樊耀南聽到楊朔銘的回答,不由得愣了一下,但他很快便明白了這“天路”指的是什麼,不由得連連點頭。
楊朔銘注意到了楊增新臉上表情的異樣,不由得在心裡暗自嘆息了一聲。
在酒宴結束後,楊朔銘主動要求和楊增新單獨談談,楊增新欣然答應,二人於是在一間密品茗長談。而談話的內容,則外界無從知曉。大家只知道這次長談的結果,是楊增新放棄了自己堅持多年的“無為而治”,讓新疆開始了新的歷史。
這次歷史性的會談給後人留下了諸多猜測,據樊耀南事後回憶,二人的談話,一開始並不象想象的那樣友好,在談話中一度出現了激烈的爭吵,但最終的結果卻是心平氣和的達成了某種約定,而從那一天開始,新疆便走上了另外一條發展道路。
一個月後,楊朔銘乘飛艇回到了北京。
而在他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財政部總長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在財政部下設“經濟調查局”。
而正是這個看起來並不起眼的機構,卻是日後大名鼎鼎的“華夏聯邦調查局”的前身。
歷史上,中國的“紅色恐慌”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便是從1917年俄國十月**爆發之後到1922年,俄國**家和歐洲的無政府主義人士進入中國,從北京到上海,發生了各種激烈的**行動,從罷工到爆炸暗殺。在1919年便有一張典型的中國政府製作的宣傳海報,留著大鬍子的歐洲無政府主義者企圖炸燬中國政府的所在地中南海,以此來警告民眾布林什維克主義的危險性。;
在一些中國官員的印象中,楊朔銘就是一個對布林什維克主義極端仇視的人,在那個時候,他剛剛離開軍界,因為他卓有成效的打擊敵對勢力,立下了很大的功勞,使他在不到30歲就成為了財政部總長,並掌握其下屬的“經濟調查局”長達四十年之久。
因為這種敵視,當後來中國出現第二波“紅色恐慌”的時候,楊朔銘又採取了和二十年代類似的秘密措施,竊聽,列黑名單,滲透以及散佈謠言等。不過這個時候的中國再也不是二十年代的中國,最高法院限制司法部門起訴不同政見者,尤其是共有主義者,他的強硬非單沒有像前一次那樣為他帶來聲譽和前途,反而引發了諸多的爭議,雖然他主導的這些秘密措施直到1968年才被公開,當時外界,從媒體到政界,yijing開始有聲音質疑他的行動是否涉及違法。
不過在絕大多數的中國民眾的心目中,楊朔銘的形象一直不錯。如果有機會去北京,一定要去新聞博物館參觀,在裡面有一個房間,專門展覽了不少當年的經濟調查局辦過的大案,而所有這些案件,都和楊朔銘有關。在楊朔銘時代,負責刑事案件報道的記者們日子非常好過,他們只要待在北京,等著公關部發布訊息給他們,安排採訪行動的場面,就可以寫出一篇篇吸引眼球的新聞。當然,現在回頭來看,這些記者在職業操守上應該存在一些問題,他們有意無意的充當了楊朔銘的傳聲筒。
楊朔銘的口碑好,是因為他讓民眾覺得,因為他的強勢,讓中國的治安變得更好了。在這一點上,楊朔銘確實專業水準很高。他建立了全國性的指紋檔案,設立了罪案證據鑑定部門,對於調查局探員的選擇,要求相當嚴格。而最重要的,是他擴充了調查局的執法權力。他之所以在1935年將其升級並更名為華夏聯邦調查局,就是因為在追捕和槍殺那些著名的跨省搶劫犯行動的成功,贏得了公眾的支援。加上他在那個時候對於公關宣傳的敏銳,很快;民眾把調查局探員視為英雄,而在這之前,諸如搶劫銀行的罪犯和江洋大盜們,被不少中國民眾當成劫富濟貧的英雄,就連上海灘都把這些大盜們拍攝成反對封建統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