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不詳。由於前線的英軍屢遭德軍毒氣襲擊,英國政府終於下定決心:對德軍進行報復,以牙還牙。經過大量危險而複雜的研究,英國的科學家們僅用5 個月時間就設計和生產出了化學武器,並招募、訓練了使用這種武器的人員及找出了最好的使用方法。”
“由於當時英國薄弱的化學工業遠遠滿足不了化學戰的需要,而打一場毒氣戰需要大量毒劑,沒有高效率的大規模生產顯然是不行的。而英國當時的生產量只是自己需要量的十分之一。在歐戰前期,英國乃至世界其它國家的化學工業的生產能力都遠遠不能與德國的大型化學聯合企業——法本工業托拉斯的生產能力相匹敵。據估計法本化學工業托拉斯當時有4 億美元的資本,完全能滿足戰爭需要。用生產染料的一般機器和方法,就可以大批生產第一次世界大戰所需要的大部分毒氣。那時,德國實際上壟斷著全世界染料的生產。生產能力的不平衡狀況,使協約國的化學戰能力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到戰爭結束時,英國的化學能力還落後於德國。”…;
“儘管如此,就在德軍第一次使用毒氣5 個月之後,英軍在盧斯對德軍進行了報復性的毒氣攻擊。由於天氣尚早看不清楚,德軍誤以為只是晨霧,結果毒雲一直到達德軍最前面的戰壕時,德軍陣地上才響起了報警的鼓聲。但這時已經太晚了,在德軍陣地上,又重現了4 月份英軍在伊普雷受到毒氣襲擊時的慘狀。”
“德軍官兵同樣毫無準備,防毒面具丟的丟,失效的失效。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英國人也會使用毒氣作戰,而自己的毒氣部隊正在東線,以為西線不會有毒氣戰了,因而沒有防毒準備。加上幾天來協約國連續不斷的炮擊,德軍配給4 天的糧食已用完,暫時又供應不上,因此個個體質虛弱、疲憊不堪。一些士兵龜縮在戰壕裡,他們起初還能避開毒氣,但毒氣越來越濃,使他們喘不過氣來,雖然德軍有的部隊佩戴了潛水員似的兜帽,又配有氧氣瓶,擁有較好的裝備,但他們的氧氣只能堅持30 分鐘,而英國人足足施放了40 分鐘的毒氣,最後這些部隊也堅持不住了。英軍的施放毒氣仍在源源不斷地湧向德軍陣地,並和秋天早晨的大霧攪在一起,瀰漫了天空,即使在德軍防線後6 千米的地方,也只能看到6至7 米遠的地方。”
“防守的德軍身心受到極大的打擊,完全失去了戰鬥力。就在第一輪毒氣施放1 小時後,英國步兵開始尾隨滾滾向前的毒氣煙霧,向德軍陣地發起了第一次衝鋒。正處於驚恐和痛苦之中的德軍倖存者,從漸漸稀薄的煙雲中突然發現密密麻麻的步兵橫隊和縱隊出現在眼前,就像從地下冒出來一樣,他們臉上都帶著防毒面具,看上去並不像士兵,倒像是從地獄中出來的鬼怪。英軍幾乎未遇任何抵抗就攻佔了德軍第一道防線。德軍屍橫遍野,個個身體扭曲,面色鐵青;有的擠壓在一起,戰壕中到處堆滿了德軍屍體,有一米多高,都是被毒死的。其慘狀使衝鋒的英軍看了也不免心寒。”
“英軍繼續前進,在向德軍第二道防線衝擊時,也只遇到了小股頑抗的德軍,在機槍的吼叫聲中,儘管有許多衝鋒的英軍士兵倒下。但英軍很快將其解決了。英軍突入德軍陣地2 千米,有些地方達5 千米。英軍發動的這場盧斯戰役使德軍自開戰以來第一次飽嘗到了毒氣的苦頭,並獲得較大戰果。在這次戰役中,英軍突破了德軍陣地,繳獲了18 門大炮,俘虜3000 名戰俘。但是英軍自己也有5000 多人傷亡。如同伊普雷戰役一樣,毒氣由於受天氣的影響太大,這次戰役也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一週之後,在沒有毒氣的情況下,英軍剛攻佔的敵人陣地又被德軍奪了回去。”
“盧斯戰役中的毒氣襲擊是英國人對德軍的報復,也標誌著此次世界大戰的化學戰從此全面展開,化學戰逐漸成為戰爭指揮者們熱衷的手段,它無所不在,成了戰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三百三十)毒魔的紀念
陶治國講到這裡,掏出了白手帕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繼續講述著那彷彿是屬於他自己的故事。
“毒氣吹放鋼瓶這種最簡單而又十分有效的化學武器,在戰爭初期顯示了巨大的威力。但是隨著戰爭的發展,它的侷限性表現得越來越明顯。於是,人們把目光又投向了化學炮彈。”
“德國人在他們研製的早期刺激性化學炮彈的基礎上,開始向發展致死性化學炮彈邁進,即雙光氣彈。又稱為‘綠十字’彈。因為德國化學武器所採用的標誌系統是彩色的‘十’字,它代表著內裝戰劑的性質:‘綠十字’的意思是指引起呼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