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部分

)炮臺和臨時野戰炮臺。其中俾斯麥山北炮臺(德軍稱第12炮臺)配備有2門210毫米加農炮;俾斯麥山南(西)炮臺(德軍稱俾斯麥山炮臺)配備有4門280毫米榴彈炮。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德軍還在山頂上臨時配備了2門88毫米加農炮,在南坡山腳下部署了3門老式150毫米輪式榴彈炮。俾斯麥炮臺的火炮配置,主要有兩種口徑的大炮,一種是口徑為210毫米加農炮;一種是德國1904年建造的口徑為280毫米的克虜伯式榴彈炮。在4門榴彈炮中,有兩門為固定式陣地炮座;兩門為固定式地穴炮座。前兩門火炮位於俾斯麥山腰的西北側,安裝在鋼筋hun凝土的防盾中,防盾呈五邊形,與山坡齊平,防盾出口位於西南側。該炮臺建造的極為隱蔽,遠處不易被發現。防盾內的榴彈炮面向東北,最大水平射界不超過180度,仰角不超過40度;後兩門地穴式火炮則位於前兩門火炮西北側的山溝中,挖地成穴後再將大炮安裝於地穴之中,可以進行360度的環射。

德軍佈設的榴彈炮因為有堅固的防盾環繞著三個方向,因而抗打擊力極強,整個掩蔽部及炮位坐落在山峰的北側半山腰處,呈南北偏西走向,又大又厚的圓緣頂蓋是用鋼筋hun凝土澆注而成,在頂蓋上還堆有沙包。而山腰窪地下面的另外兩門地穴式榴彈炮因沒有掩蔽部的保護,只能用厚鋼板製成半球狀防護罩加蓋在炮位上,並在大炮的四周築起一道環狀水泥掩體,這門大炮可以進行360度環射,顯然屬於兼顧對海射擊的佈置格局。

除此之外,德軍又在俾斯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