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讓我說明一下這個簡單的事實,當你們把錢存在銀行時,銀行不是把錢藏在地窖的金庫裡,而是要以多種形式去投資,投資到信貸公債、抵押貸款上面,換句話說,銀行把你們的錢投入工作,使錢運轉起來……”他解釋了銀行必須維持一定的現金儲備量,而如果碰到大量擠兌現金的情況,這些儲備就會不夠用;也解釋了銀行關門休息四天對於恢復工作很有必要。這樣做以後,他激起了民眾熱情,他們支援了這一極端而又必要的行動。作為公眾交流大師,他的聲望也隨之而起。20
結構性的理解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只有這種理解才能涉及行為背後的原因;也只有在這個水平上,行為模式才可以改變。結構模式可以產生行為,潛在的結構變化可以產生不同的行為模式。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結構性的理解是有內在生成力的。而且,既然在人類系統的結構裡包括決策者的“操作性政策”,那麼,重新設計我們自己的決策機制就是在重新設計系統結構。21
對大多數遊戲者來說,最深層的洞察力通常來自他們意識到,問題的產生以及改進的希望,這兩者都取決於他們的思考方式。以就事論事為主導模式的組織,是不能持續進行生成性學習的。我們需要“結構性”或者系統性思考的概念框架,也就是發現影響行為的結構性原因的能力。僅靠“創造未來”的熱情是遠遠不夠的。
隨著啤酒遊戲的參與者搞清楚影響他們行為的系統結構,他們對於自己改變行為的能力就看得更清楚了,就可以採用適應更大系統的訂貨策略。與此同時,他們也發現了一點兒永恆智慧,如果借用沃特·凱利(Walt Kelly)很早以前的漫畫《波哥》(Pogo)裡的名句,那就是:“我們已經遇見了敵人,那就是我們自己。”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4章 第五項修煉的法則(1)
法則1 今天的問題來自昨天的“解決方法”
從前有位地毯商,有一次他無意間發現,他最漂亮的一塊地毯的中央鼓起一個包。2為了弄平地毯,他就用腳去踩那個包—果然踩平了。但是,地毯上離原來不遠的另一處又鼓起來了。於是,他又去踩,包又不見了。過了一小會兒,包又在另一個地方出現了。他垂頭喪氣地一次又一次地踩踏碾蹭,直到最後他掀起地毯的一角,看見一條蛇搖晃著身體憤怒地爬了出來。
我們經常對問題的起因感到困惑,而這只不過是提醒我們,需要檢討過去處理其他問題時採用的方法。一家有聲譽的公司可能發現,這個季度的銷售額突然下降了。為什麼?原因是上個季度的部分退款折扣計劃非常成功,許多顧客選擇當時就購買了產品,而沒有等到這個季度。或者,新上任的經理下手“解決了”長期庫存成本過高的問題—卻不成想,銷售部門現在要多花20%的時間來應付客戶對逾期交貨的投訴,還要用全部其他時間去設法說服潛在客戶,讓他們相信:“想要什麼產品顏色都行,只要是經典的黑色調即可。”
執法的警察也會看到這條法則在他們所轄領域裡的表現:在30大街逮捕毒販子,只不過是使犯罪地點轉移到了40大街。還有更詭異的案例,近期全城與毒品相關的犯罪率突然上升,竟是聯邦政府抓獲一起毒品走私案的結果—毒品供應量下降,價格上升,吸毒者為了爭奪毒品而增加了犯罪行為。
把問題從系統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的解決方案,往往不會引起注意,因為,和地毯商的故事不同,這裡繼承了新問題的人並不是原來那位 “解決了” 第一個問題的人。
法則2 你越使勁兒推,系統的反彈力越大
在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的《動物農莊》(Animal Farm)中有一匹名叫“拳擊手”的馬,它在任何難題面前總是給出同樣的回答:“我會更努力地工作。”開始時,這種願望良好的工作態度激勵了大家,但漸漸地,它的勤勉引起了微妙的反彈。它越是努力工作,要做的事就越多。它並不知道,其實經營農莊的豬正在利用所有的動物來獲取私利。“拳擊手”努力工作的結果,是使其他動物更難以察覺豬的動機。3這種現象在系統思考裡有個名稱:“補償反饋”(pensating feedback),即願望良好的措施介入後引起系統的反應,結果抵消了介入行動所帶來的好處。我們都知道遇到補償反饋時是什麼感覺:你越使勁兒推,系統的反彈力越大;你越努力試圖改進,似乎越要求你付出更多的努力。
補償反饋的例子不勝列舉。政府部門的許多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