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法國、俄國之下,還在他瞧不起的英國人之上。
第六百四十六章 反攻1
面對突然爆的南洋戰爭,以英國、法國為首的協符國集團自然是試圖威逼日本跟荷蘭解除戰鬥狀態,以免兩協約集團成員國之間的衝突,最終產生了什麼其他化學反應。他們的確擔心德國人媒體上宣傳的,日荷衝突將導致協約國集團最終因此而四分五裂。倘若協約國集團真垮了臺,以英法俄三國這幾年的歐戰帶來的損失,必然無力獨自支撐同同盟四國的戰事。
英國前首相阿斯奎斯最先制定了調停日荷衝突的計劃,他認為不應該過分激怒日本人免得逼迫日本退出協約國。當時便以貿易制裁為要挾,試圖迫使日本停止對荷蘭殖民地的覬覦。可惜,他卻忽視了東方國家跟西方國家之間的不同之處。在西方國家,商人擁有著對政府高層的巨大影響力。而在東方,商人儘管在近代地位逐年上升,但是依舊要看著政府的臉色行事。
跟歷史上不同,此時的日本沒能佔領山東,接收德國在華產業。自歐戰爆發之後,僅僅吃到了德國在太平洋上的幾座島嶼的日本這頭戰爭怪獸正餓得慌呢。荷蘭殖民地就是擺在他們面前的一塊烤的噴香流油的美味烤肉,焉有讓出去的到底。尤其現在的日本政府,是一個在軍人領導下的強勢政府,日本人的國民難以容忍政府在對外交涉中的‘懦弱’,而且日本人為了南下準備了那麼久,種種結合在一起,寺內正毅內閣斷然不會因為協約國的一點威脅,就做出了妥協。
結果阿斯奎斯滿以為能夠逼迫日本停止對荷屬殖民地的侵略,卻不想換來的卻是日本國內的斷然拒絕,甚至為了防止英國遠東艦隊介入南洋衝突中,日本海軍在新加坡至巴達維亞之間的廣闊海面上展開了緊張的對峙。看上去似乎英國人牽制了日本的海上力量,其實不然。因為荷屬殖民地海軍艦隊本來就那麼幾艘戰艦,都在衝突之初便被消滅的七八,日本人南下的海軍艦隊,其實最主要用來對付的,還是可能介入干涉的英美兩國艦隊。
而且,阿斯奎斯還犯了一個錯誤,日本跟協約國之間的貿易已經不是歐洲協約國集團可以拿來當做武器的了。因為日本的製造商們的確離不開歐洲市場,但是歐洲市場又如何能夠離開日本的製造商們。尤其是在失去了中國這個製造商之後,這幾個月來歐洲本就已經出現了物資緊缺。
歐洲戰爭不僅給美國帶來了商機,也給亞洲、南美各國帶來了商機。而且由於遠離歐洲戰爭,亞洲諸國中作為僅有的兩個擁有較為完善工業基礎的國家,日本跟中國的工廠甚至比美國工廠更能專注於民用工業品的製造,尤其在棉紡織跟食品加工等事關民生的輕工業上。
美國佬大發戰爭財,現在已經越來越看不上輕工業的那點收入了。因為比起這些,賣給協約國的步槍、手槍、戰艦、商船、潛艇、火炮甚至飛機等更賺錢,利潤遠在輕工業之上。而且美國現在正在逐步轉入戰時工業體系,美國高層對於出兵歐洲已經動了心,現在已經開始著手準備,就等協約國開出令他們心動的籌碼了。
在這種情況下,協約國更離不開日本生產的工業品了,尤其是在失去了中國之後。至於南美跟亞洲其他國家,果斷的忘記了他們吧,世界上晚上工業化的國家就那麼幾個,南美不少國家雖然已經走出了殖民地制度半個世紀以上,但在歐洲跟美國的打壓下,至今沒能完成工業化改造。
何況在協約國內部,對於壓制日本幾大強國之間也並不是意見完全一致的。法國現在四分之三的國土淪陷於德國鐵蹄之下,吃穿住行什麼東西都缺,更加離不開來自亞洲生產的產品。當初中俄衝突時,因為中國尚未斷去向英法兩國出售物資,所以法國是十分反對逼迫中國加入同盟國之中的。現在各國都在拼命的將民用工廠改為軍用工廠,以便製造出更多的飛機、坦克、火炮、步槍及子彈炮彈。在這種局面之下歐洲各國民用品的短缺局面更加嚴重法國、英國都先後實行了某些輕工業品的配給制。至於不足部分,只能指望那以從外面進口。
所以,阿斯奎斯的計劃,從一開始便註定了不可能成功。
南洋,日本還在向著荷蘭殖民地軍隊跟部分支援荷蘭統治的當地土著武裝發動持續強攻的同時,在萬里之外的西伯利亞,一場打仗將要開始了。
一週之前,唐努烏梁海那邊的調查局情報人員意外發現一個俄**營已空,至少一個師的俄國人去向不明。訊息從庫倫傳到吳佩孚那裡後,他便一直都在警惕著。隨後當吳佩孚率領的伊上軍三師兵圍伊爾庫茨克後,這個俄國師就好似人間蒸發了一樣,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