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吳懿特別忙,自從和“工業部”失去聯絡後,他就感到不妙,所以決定進一步加強了城中的防守力量。今天一天他都在調兵遣將,連例牌的到軍營中和士兵聯絡感情的固定節目都比往常晚了很多。
這使得埋伏在道路兩邊等著他入彀的執行組組員一頓好等,大家幾乎以為他今天不會去軍營了。就在大家想放棄今天的行動時,姍姍來遲的吳懿終於出現在來路上。
吳懿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川馬比較矮小,這種高頭大馬顯然是產自西域的寶馬良駒,也只有這種寶馬才能配得上他大將軍的身份。
吳懿帶著兩百人的衛隊,但是吳懿並不是一馬當先走在前頭,而是夾雜在隊伍中間。衛隊都是步兵,他們排成四排,吳懿走在中間,左右各有兩排士兵。看來他還是做了一些安保措施的。
可惜他騎在高頭大馬上,就如立於雞群的高腳鶴,也像黑夜中的燈塔,是那麼的拉風,那麼的顯眼。估計他是個很自信的將領,認為自己的武功高強到可以閃避、格擋任何人射來的弓箭。
可惜的是即使他是蜀國的將領,也還沒有戰爭形態已經從冷兵器時代過渡到火器時代的覺悟。
這是一條土路,路的兩邊種了兩排棗樹,有一段路旁邊有一個小土丘,土丘後現在正趴著十一個執行組的隊員,黃敘赫然在列。這是整段路最適合隱藏、偷襲的路段。
畢竟是在城裡,適合偷襲的地方確實不多,即使是這個土丘,也是個很小的土丘,隱藏十幾個人已經是極限了,人再多就很容易會露陷。
如果是用冷兵器偷襲,在這裡設伏肯定不行,但是對於用慣火器的hong軍特種部隊來說,有十一個人足夠了。
吳懿的隊伍越走越近,馬蹄聲是聽不見的,因為被“蓬、蓬、蓬”的踏步聲掩蓋了。兩百人整齊劃一地走路,還是很有氣勢的。整個隊伍沒有人說話,安靜得可怕,只聽到整齊的走路聲,這種氛圍很壓抑。
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這是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能做大將軍親兵衛隊的,必然是軍中精銳中的精銳。所以,執行組的行動務求一擊即中,否則,如果被這些精銳反應過來發動反擊,他們必然會折戟而歸。
第七十章 製造兵器
第七十章製造兵器
技術組的人非常忙碌,他們要做的事情比執行組還多。因為守城門計程車兵盤查得太嚴格,行動隊的人無法將武器帶入城中,他們必須入城後,利用一些不違禁的原材料緊急製造一批兵器。
首先,他們要做的就是炸#藥,否則他們費盡心思帶進來的硫磺粉和硝石粉是為了幹什麼呢?火器才是這個時代的大殺器,所以,這是必須要弄出來的,而且是要第一個弄出來。
製造火#藥還有一樣材料就是木炭,這種材料隨處可得,不用千方百計專門帶入城,有李家的人幫忙,很快就可以買回來足夠的木炭。
於是,在浦旦的主持下,一部分工匠就開始將木炭磨碎,然後按比例混上硫磺、硝石,開始製造火藥。
製造火#藥的工藝並不複雜,隊伍裡面有兩個工匠平時就是在hong軍中負責製造火#藥的,加上有浦旦這樣的化學高手在場指導,製造點火藥自然不在話下。很快,幾百斤火#藥就被製造了出來,放在那裡等待著轟轟烈烈的那一天到來。
弓箭是僅次於火#藥的第二重要的武器。這次進城自然會帶上一些製造弓箭的高手。首先是制弓,只見這些工匠取來了一些竹子,開始製作起來,這些竹子被當做擔挑混在貨物裡,輕易帶了入城。
誰會注意一些擔挑呢?運送貨物雖然大部分時候是用驢車,但是很多時候卻還是需要人力去挑的,守城門計程車兵對擔挑、扁擔這些東西熟視無睹,誰也沒想到這些竹子竟然可以制弓。
其實一般的茅竹都可以制弓,更何況,隨同hong軍混進來的不是一般的茅竹,這是一種特別的竹子,叫茶杆竹,也叫苦竹,青籬竹,沙白竹,矢竹。屬於一種中型竹,高8~13米。直徑2~6厘米,主要分佈於中國南部、越南北部、日本,極適於制笛和制弓。
後世有人測試過各種制弓材料,儲能密度值最高的是合成材料玻璃纖維,它的儲能密度達到13。46,是制弓最良好的材料。
可是令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排行第二的竟然就是茶杆竹,它的儲能密度高達13。08,僅比玻璃纖維小一點點,大大高出其他的合成材料和天然材料,就算大家熟知的碳纖維也不及它。
如果是釣魚發燒友一定會知道茶杆